国际人工智能和深科技创业项目加速器Intema近日再宣新举措:已经与俄罗斯最大电信公司MTS达成合作,将在MTS生态体系中构建新的元世界(MetaWorlds),覆盖包括银行、电信、医疗保健和娱乐产业在内的所有商业领域。Intema向中国元宇宙初创公司发出邀请,踏入新的元世界,测试新产品,开展试点,使其元宇宙技术能成功嵌入各个商业领域。项目申请截至今年3月1日。
谈及启动这一项目的初衷,Intema(https://intema.ai/)加速器项目主管奥克萨纳·科洛莫瓦(Oksana Chromova)指出,从整体上来说,Intema相信元宇宙,特别是构建它的技术。不仅他们这样认为,德勤和麦肯锡等知名咨询公司的评估也是,未来几年中,将有约1.3万亿美元投资于元宇宙技术,而总市场规模会在3年内达到8.5万亿美元。如今,全球各地很多公司已经在所有技术层面为元宇宙开发做出了巨大投入,例如:
· 体验和内容层(Roblox、Meta)
· 营销和推广(Apple、Google、Unity、Epic Games)
· 创作者经济(Roblox、Unity、Epic)
· 特殊3D设计(Autodesk、Google、Blender)
· 去中心化(Open XR、Ava Labs、IBM)
· 界面(Meta、Sony、HTC、Pico)
· 基础设施(AWS、Nvidia、Huawei)
“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相信元宇宙,而是在于我们相信它何时会发生,”科洛莫瓦说,“我们很清楚,它不会在一天或明天就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将其视为一个进化过程,我们也打算涉足其中,并加速它的进化。”
对于元宇宙目前的发展状况,Intema认为,它作为一个理念非常强大,但在实操层面还没有成功。在这一点上,科洛莫瓦解释说,如果分析在元宇宙环境中新现实的构成原则,就会发现,有不同因素导致真正给人带来沉浸体验、可互操作的元宇宙尚未出现。
比如,数据和数字资产的完全可转移性并非不可能,但是现在有不同平台都把自己定位为元世界,而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联系。从去中心化来看,互联空间的所有权却是分布式,平台都归其各自创建者所有。从共同创建和用户定义来看,现在已经出现很多给创建者的平台,去打造NFTs和其他内容,但元宇宙的概念是由平台拥有者而非用户来定义的。迄今,还没有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元世界,他们都想占据领先地位,而这就是还没有连续元宇宙的原因。
另外,已有很多产品和技术连接到虚拟世界,但用户方却缺乏动力保持与虚拟世界的连接,并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而且,所有现有的元世界和平台都在容量和可扩展性上存在局限,这与基础设施或网络依赖相关,比如说,元宇宙需要5G互联网覆盖,但不是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能拥有。还有就是沉浸式,实现这一点的主要障碍在于硬件。一方面,有些像Hololense这样的设备,已经相当令人印象深刻,但能完全达到沉浸式的技术在未来还有待实现。在价格上,这种沉浸式设备的水平也超出普通民众可承受范围,因此采用门槛很高。
“因此,这里存在三个主要挑战:企业把控一切的心态、技术局限性和用户习惯,” 科洛莫瓦总结说。
Intema的元世界加速项目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与加入项目的团队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此外还得到索尼、博世、华为、SOSV等顶尖科技公司的支持。据Intema公司介绍,从资格赛阶段开始,申请团队就已经可以从这个加速项目中获益,可以有机会向专家和导师请教,并向潜在客户推介自己的项目。经过选拔,10个元宇宙创业公司将会进入为期3个月的加速计划,根据他们的需求量身定制,帮助他们准备测试、筹资,进行两天的项目演示。最终,胜者全赢,将获得资助,在MTS生态体系公司中开展试点项目,并从专业公司和风险基金获得投资,价值可达1000万美元。
Intema公司欢迎来自中国的创业团队申请加入(https://intema.ai/metaverse-program/?utm_campaign=metaverse&utm_source=mass_media&utm_medium=cpc&utm_content=link&utm_term=post)。“中国是AR/VR、3D重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等元宇宙技术发展领先的国家之一,”科洛莫瓦说。比如,中国创建了“恒生中国元宇宙指数”,分析世界上最大500家公司的资本增长与其参与元宇宙活动或投资的关系。腾讯、字节跳动、网易游戏、阿里巴巴和百度这些重量级公司都在参与。
“我们在中国有很多合作伙伴,例如漕河泾高科技园区、InnoClub、ZebrasHK、GITP、QCHZ等。我们相信,我们支持元宇宙技术发展的项目会吸引到中国初创公司的兴趣,因为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资金和专家指导,”科洛莫瓦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