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变得迫在眉睫。而如何加速打造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正成为诸多中国企业必须直面的难题。日前,金蝶云·苍穹(以下简称“苍穹”)首席架构师张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原生架构目前已获得普遍认可,成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时的必选项,与此同时,可组装这一新概念也迎来高速发展期,正被应用于更多实际场景中。
满足企业三重需求
云原生带来多样化解决方案
“越是大型企业,越需要更可靠、更敏捷、更智能、更开放的平台。”张利军表示,近年来崛起的超大型电商,以及中国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带来了庞大的数据量,也对平台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以前可能5年、10 年也只有10T的数据量,而如今一些客户1年的数据量就达到10T。”面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企业体量,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也是一大难题。另外,由于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有所差异,部分客户已建立了自有基础设施与数字资产,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开放性,否则就无法兼容,造成数字化投入的浪费。
图 金蝶云·苍穹
张利军总结道,这些挑战对平台级产品提出了三重需求:可靠的稳定性,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活性,以及充分的开放性。在金蝶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下,经过几年的反复验证,三大难题被一一攻克。稳定的分布式云原生架构和应用替换融合能力,成为苍穹赢得客户认可的抓手。苍穹可依照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将云原生微服务进行组合和拆分,通过微服务的快速部署,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或是将一些云原生的碎片化能力融入客户原有的数字体系架构中,为客户提供从底层云到应用技术层面的不同能力,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查漏补缺”。
事实上,金蝶自2015年就启动了新一代企业云服务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的研发。经过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打磨,金蝶于2022年发布了苍穹5.0版本,是金蝶所有SaaS的统一PaaS平台,一个数字化超级底座,并助力金蝶成为亚太区排名最高、中国唯一进入前五的云服务厂商。
可组装成发展趋势
未来将探索更多场景化应用
可组装能力是金蝶云·苍穹平台的另一大特色。作为企业级PaaS平台,苍穹不仅是承载金蝶所有SaaS应用的数字底座,还将更可靠的技术能力平台、更敏捷的应用能力平台、更智能的数据能力平台和更开放的技术和生态能力彼此融合。企业所需的各个业务模型,在苍穹中被组装成一个个组件或服务,企业可按自身所需对这些组件进行整合,甚至扩展开发出更多个性化能力,最终建立自身的数字生态。
资料显示,金蝶于2022年成为中国信通院组装式推进中心首批成员单位,苍穹研发团队中共有3名成员入选中心专家团队。同时金蝶还成功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工作组成员单位,苍穹平台也作为低代码平台的经典案例,入选Forrster中国首份《低代码平台中国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在采访中,张利军还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介绍了金蝶未来的发展目标。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实际应用层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从原本单纯的概念到如今有了一些场景化应用。比如金蝶就已经运用AI和元宇宙技术,推出了虚拟人员工,可帮助企业处理部分基础性工作。而未来,数据和智能也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将人工智能嵌入平台系统中,为企业决策提供助力,将成为一种趋势。
张利军介绍,接下来,金蝶还将继续深挖低代码与可组装技术的潜力。由于可组装技术仍是较为新颖的概念,还需不断探索更多场景化应用。尤其是企业的一些应用已使用多年,技术比较成熟,如何在不推翻这些技术的同时在架构内融入更多新能力,使企业可复用自身的数字资产,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图 金蝶云·苍穹平台人工智能架构图
据《2022年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和选型评估报告》显示,我国信创产业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相比已有数十年市场积累的海外软件厂商,选择自主可控、适合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软件产品,成为我国信创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金蝶云·苍穹正凭借其强大的可组装能力,以及云原生、高生产力的特性,不断赢得更多行业及企业客户的认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