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由DAC团队策划并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TAB线上论坛,吸引了800余位行业精英现场参与。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产业、学术界、研究机构及企业界的30余名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数字艺术产业的未来发展。同时,来自18个省市地区的单位代表,以及150多家数字文化领域的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代表也出席了本次论坛,共同为推动数字艺术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献计献策。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文化报、央广网、中国经济周刊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参与并报道此次论坛。同时,还得到了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凤凰网等20多家媒体的同频在线传播支持。此外,我们充分利用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MANA、搜狐、腾讯、凤凰等5大新媒体平台在线直播,共同发力,实现了全域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据统计,本次论坛累计吸引了超过2000万人次的关注和参与。
DAC中数艺创立于2009年,一个由知名策展人王泊乔、艺术家、创意人、工程师和设计师组成的跨媒介艺术科技团队。DAC中数艺致力于打破艺术、科技与商业三者的藩篱,连接学科跨界领域多元的艺术家、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联合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新媒体艺术机构、艺术院校和媒体实验室,先后在国内外策划设计组织了多个知名艺术科技大展,其中包括中国航天508所创新展示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数字体验区、《国家宝藏》数字体验馆、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多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京东方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常设展总策展及时空穿梭机版块数字多媒体创作设计实施。
TAB线上论坛嘉宾:
主持人:
前言:“非物质”的过去与现在
机械仆人所能提供的服务实际上都是‘身体的’,而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学生产的机器人却可以进行精神操作。
——让-弗朗瓦索·利奥塔(法国哲学家)
1985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策划的展览《非物质》在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开幕,“非物质”在计算机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产生,指代还不是用作规划的实物的一种物质,假定用来表示这种不确定性的物质。该展览的宏愿是让人们关注“非物质”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与物质的关系,唤起观众对后现代状况的忧思。利奥塔在过去投下的目光仍然注视着当下。只不过“非物质”所对应的事物在当下产生了新的变化,西蒙东、许煜等学者使用“技术物”和“数码物”等词汇,意欲以此更明确地描述作为数字基建的技术、它们制造的产物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去中心化、智能化、具身化和生成式等技术纷至沓来,“非物质”以前无古人的速度狂飙突进。2021年,以区块链和NFT为代表的数字加密技术和加密艺术进入大众视野,数字内容得以资产化,进而在加密市场上开展交易。2022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凭借其出色的语义理解、分析、推理和生成能力,成为了辅助人们生产创作的有力帮手,推动着新一轮信息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变革,重塑未来科技、艺术和商业发展的样貌。
图 卜桦《重逢》,2024 西湖天幕 杭州
当然,科技进步的根基在于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国传统艺术经典,构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推动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激发传统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实现传统精髓的现代重塑。
第五届中国数字艺术产业主论坛演讲嘉宾、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靳军教授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灿烂悠长,新时代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自信的建立都离不开对传统艺术传统经典的继承、创新和传播。例如,中国唐宋期间形成的唐宋美学形成了中国东方美学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到东南亚并影响到海内外。所以传统经典将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核心基础,如何应用数字科技激活传统沉寂在历史中的人文底蕴、唤起今人对古代艺术的审美感受、以及传达今人对古代人对于自然的感受,实现传统精神的当代再造,都将成为数字艺术产业从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图 靳军《孤鸣与回响:听琴闻心》
靳军教授在演讲中提到,数字艺术正大步向社会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可以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更广泛地传播艺术文化经典。数字艺术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传播形式,也即将成为一条文化复兴的新路径,在未来将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方向。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说: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守正创新,用数字艺术的新技术新业态,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数字艺术产品。二是培育新型业态。拓展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推动文化内容、技术、模式、业态和场景融合创新,加快培育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强5G、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断丰富沉浸式体验的内容。引导数字人、元宇宙、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健康发展,形成依靠创意和技术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三是激发消费活力。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离不开各种应用场景,要创新数字艺术在城市空间、城市综合体、文化场馆、景区街区等文旅场景的应用,与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等联动发展,推动数字艺术融入夜间经济、融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提升文化内涵和科技水平,引领消费潮流,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需求,推出数字文化消费新业态、新项目、新品牌。
自2023年以来,“沉浸式体验”成为了国内文旅消费热点,大型演艺拥抱数字技术打造虚实融合的体验场景,文博展览借力数字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这些文化产业与数字艺术结合进行的业态创新,既反映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在从物质满足向精神内容转型,也体现了数字艺术、艺术和商业协作配合,供给侧产出高质量内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图 DAC中数艺团队《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大展》,北京
从上述科技、文化和商业消费的背景出发,2023年12月12日上午9点,第五届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T.A.B线上论坛开启。本次T.A.B论坛立足科技变革给数字艺术产业的震动和改变,意图链接产业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提供跨界多元的思考维度,对学习者、研究者、创作者和创业者在当下的困扰和想法,予以有趣、有用和有关的回应。由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王泊乔先生担任本次T.A.B论坛的主持人。
T.A.B论坛是一个意图促成科技(Technology)、艺术(Art)和商业(Business)跨界融合,激发高质量内容讨论,促成数字艺术产业资源整合的开放平台。T.A.B论坛的发起人是王泊乔先生,T.A.B论坛的前身来自中数艺DAC的内部学习活动,定期邀请行业研究者、从业者和创作者分享前沿新知。
图为主持人王泊乔(左)及嘉宾高一强(右)TAB采访现场
论坛目标
本次T.A.B论坛围绕数字艺术创作和前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译、数字艺术与科技如何互相促进、沉浸式文旅体验打造和数字艺术落地新消费场景这5大专题,邀请11位具有交叉视野的嘉宾,从创作者、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视角,分享各自的行业经历和思考,发起对未来的艺术、科技和商业三者间关系、互相影响和未来发展可能性的观察判断。
讨论问题
1. 层出不穷的数字科技如何影响当下的艺术生产系统,这将给当下的创作者和内容生产带来哪些影响?
2. 科技工作者与艺术从业者之间有时存在认知差异,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机制或流程规范,促进两者之间的需求对接、双向促进,最终实现用创作需求推动技术创新,让技术发展提升艺术创作效果?
3. 数字内容实现商业转化的场景有哪些?如何以内容创新驱动区域产业业态的转型发展?
4.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行业中有哪些可供参考的代表案例?
5. 虚拟空间与物理时空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在虚拟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如何让设计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实际需求和认知特征?
回顾
T.A.B线上论坛以数字艺术产业为核心,从数字艺术创作、数字科技、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译、沉浸式文旅、新消费场景这5个角度展开,在与11位嘉宾的分享和对话中,最终形成了AIGC和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关系、数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契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译和数字艺术的商业化发展这4个焦点。以下将围绕这4个焦点,汇总本次讨论中形成的观点和发现的新问题。
围绕“AIGC和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以下讨论和观点分享:
创作者如何处理创作与新技术的关系?
创作者与新事物的融合的趋势势不可挡。但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自身的发展时间很短,需要创作者不断的尝试和积累。因此面对新工具,有以下四种可供借鉴的思路:第一,明确创作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因为任何一个艺术家所做的始终是整理和表达,传达他对于这个时代、生活或某种变动的感受。第二,主动接触新事物让自己的表达方式多元化,并反向打开创作思路。第三,如果想要在创作上有所创新,摸索数字工具的能力边界、文艺考古或先锋实验都是不错的思路,尝试着应用数字工具建立新的视觉经验。第四,关注人自身的生理特性、认知特征和文化心理,将其融入数字内容的设计生产之中。因为尽管数字技术和数字内容的形态日新月异,但人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等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图为嘉宾陈抱阳(右)TAB采访现场
内容生产者如何应对AIGC带来的改变与挑战?
从对待AIGC技术的态度来看,AI工具层出不穷,创作者需要主动迎接变化,进行技术尝试,并有意识地总结新技术对于创作的帮助和变化。除此之外,创作者还可以逆向思考人所无法被AI取代的特质,费俊老师的回应是人的身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因为艺术创作离不开具身性,在上手的过程中,创作者的身体和主体意识会被激活,最终形成的作品蕴含着创作者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趣味,这与生成图像是不同的。从创作目标的变化来看,产生的一股新趋势是追求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由于人工智能算法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生成结果的可控性有所提升,因此一种AIGC的趋势便是从追求好的生成结果,到追求设计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以此更好地推动艺术生产。
图为嘉宾缪晓春TAB采访现场
AIGC时代知识学习的意义与目标。
学习的根本意义是在学习过程中塑造智能(大脑),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AI不是人们放弃学习的理由,而是让大家正视学习本质的机会。AIGC的到来以及对生成信息的依赖,可能会让人们低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导致通过学习建构智能或者智力的努力在社会层面逐渐低落消弭。在AI时代,可以假定学习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会比过往减少,那么人们应该主动寻找让学习能变得更有趣或者更有价值的方式,而不是放弃学习本身。
图为嘉宾陈军宏(右)TAB采访现场
围绕“数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契机”,主要形成了以下话题和回应:
想象力变现时代的商业与技术。
想象力变现包含两个意思,第一,想象力正在更快地变成现实;第二,想象力正在更快地变成现金。想象力变现的技术逻辑在于一切皆可生成,由于生成式技术的到来,人们仅需一块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在分秒之间,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所要耗费的资源仅仅是有限的电力和算力。想象力变成现金的现实基础在于,现代社会正向着愈来愈内容化的方向发展,设计不仅追随功能型设计,亦追求意义的重构,从而让受众与内容在瞬间产生共鸣。
那么人工智能与商业变现如何建立联系,尤其对创作者、创业者有何意义?从商业的本质来看,早期商业多基于实物,人们生存需要的是物质,使用的工具也是物质,创造的东西也以物质居多,商业的核心可被视为实物获得与实物交付。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愈来愈接近其本质,商业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交换,商业的价值在于信息价值。
图为嘉宾卜希霆(右)TAB采访现场图
对于个体创作者而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生产力在信息层面上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勇敢地拥抱那些可能颠覆自身原有技能的新工具,接近自身价值的本质。如果你的价值在于审美能力,那就把审美发挥到极致;如果你价值的本质在于新奇,那就想办法提供新奇感;如果你价值的本质是发人深省,那就努力提供深刻内容;当然,你也可以用它们来提高效率,以效率作为自己的竞争力。
图为嘉宾董亚楠(右)TAB采访现场图
黑镜科技的CEO陈军宏老师则是将数字人视为虚拟世界的核心,提出了一个名为HAI(Humanized AI)的解决方案,核心理念即全要素生成,旨在利用生成技术去生成、创建、代码化数字人的大脑、小脑、身体以及周边的资产。此外,还研发了HAI Avatar Behavior System,即一个由语义驱动的数字人行为和动作生成系统。
围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译,嘉宾们分享了以下观点:
费俊老师分享了对文化遗产数字化转译的看法,并通过数字艺术与公共空间、博物馆、戏剧表演、数字演绎和数字文创等多个场景相结合的案例予以说明。他认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指通过数字艺术结合数字科技的方式来挖掘并转译文化遗产本体及其语境的跨学科创新实践理念及方法。方法是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来创立受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界面以及超级用户体验。文化遗产活化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动态化,例如做一段科普动画,活化也包含了对一个文化遗产进行艺术化、科技化以及产品化的综合创新转译,建立起文化与大众、生活和产业之间的超级链接。
图为嘉宾费俊(左)TAB采访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主张基于不同的文化遗产的特定属性及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形成独特且相关的演绎方式,所以并没有一个标准公式和标准方法。不过,尽管数字化转译的对象和方式没有标准公式,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对技术应用的克制态度是不变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在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情感链接,为社会传递文化能量。
图为嘉宾张烈(左)TAB采访现场
关于数字艺术的商业化发展产生了以下话题和讨论:
构建具有在地性的复合商业文化综合体促进城市更新发展。
今天,大量中国城市业已进入强运营发展阶段,城市的空间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就日常消费场景而言,线下消费场景被线上场景取代,尽管看电影、吃饭这些需要人们亲身去做的事情不会被取代,但它们的消费形式发生了变化,品牌需要在线下店铺植入内容和体验。就城市的公共空间而言,城市变成了公共生活的界面,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式内容,这种内容要能够和消费者发生深度共情关系,构建与每一个“我”的相关性是营造内容吸引力的要点。
所以开展城市更新项目,无论这个项目是以内容为核心,还是要与各种商业业态结合。首先,它需要具备在地性,能够和在地文化本身发生深度的关系,由此为项目带来具有差异化的特色。这个在地性的文化可以来自远古,也可以来自当代。第二,内容可以不仅仅是内容,还可以是一种精神消费、体验消费,让消费者在体验中,与项目内容建立深度的共情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尤其是大体量的项目,需要复合业态进行支撑。因为单体文化项目可开展的运营方式是有限的,所以它可开展的商业模式也是有限的,例如门票售卖、文创售卖;但内容体验可以聚合丰富的业态,让不同的业态相互赋能。因此,在中国城市更新项目中,复合的文化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数字艺术IP的商业化运营。
数字艺术IP的商业化运营涉及对作品的收集整理、扫描保存、加工二创、版权保护,以及将数字艺术IP和商业场景连接、落地和跨界运营等一系列操作。每一个产品都可以被视作一个传播媒介,艺术家的创作可以通过产品触及消费者,数字艺术IP可以为品牌赋予文化属性,让消费者与品牌产生共情,建立用户粘性,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图为嘉宾李林(右)TAB采访现场图
数字艺术IP的商业化运营,是艺术承传与创新相交融的体现,亦展现出商业价值与文化底蕴的双重特质。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策略,艺术IP得以与商业环境深度融合,实现跨界合作与互利共赢。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的支持,版权保护得以强化,合作双方的安全保障亦得到显著提升。
意风天腾公司的CEO武卫民谈到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做好版权登记和保护,可以有效解决艺术家和品牌方的信任问题,让艺术家与品牌放心合作。在进行商业转化时,付费是让艺术IP产生经济增益的重要衡量方式,因此可以通过设定价格门槛,例如付费的展览门票,实现精准获客,因为只有喜欢这个艺术IP的人才会为之付费,更有意愿消费艺术IP的衍生品。
图为嘉宾武卫民(右)TAB采访现场
五个问题与两个倡议
关于国内数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
国内的数字艺术产业进行商业转化、实现商业闭环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行业缺乏能够有效促成信息流动和商业转化的专业平台。在内容生产端,这表现为技术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缺乏双方建立合作或解决问题的专门机制,创作者有时候会受制于现有技术工具的不足,而技术工作者不能及时了解或解决创作者的技术需求,这就导致创作者的创意无法实现。国外业已形成艺术创作与技术工具开发配合的态势,工具开发者可以及时响应创作者的技术需求,甚至给出专业建议,从而实现更好的创作效果。在商业转化端,数字艺术生产成果的价值实现迫切需要商业化人才的介入,因为商业转化和商业营销的恰当参与,可以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为内容创作提供落地场景,带来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因此,为实现技术从业者、技术从业者和商业运作者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亟待确立能够有效促进三者沟通联系的专业机制。
第二,在数字艺术创作方面,欠缺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以及具有中式美学表达能力的团队。由于数字艺术的软硬件均在欧美率先起步,我们创作者的审美、创作手法等在学习环节都要从模仿开始,部分青年创作者存在对技术的迷恋,缺乏具有中式审美表达能力的数字艺术团队。在作品上体现为,许多作品充满了声光电的应用,但无法从中看到“我”的存在,即中国的哲思、文化特质,或是其它差异化的表达。
第三,高校专业培养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行业对口优秀人才匮乏。数字IP存在着万亿级的产业想象空间,业主方和投资方为保证市场化效率与市场收益,正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业态升级,但供给侧缺乏综合人才与相关团队,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达成需求侧期待的水准。从根源来看,这是因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实践,很多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计需要从传统的艺术专业引进教师,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不系统,掌握的知识不足以直接进入产业工作。
第四,产业对内容研发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足,这需要行业整体,尤其是资方转变对内容研发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在数字艺术项目中,好的内容能够决定一个项目是否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是一个项目的根基。例如在博物馆开发项目中,项目方基于既往对传统博物馆展陈项目的经验和认知,倾向于将大量的项目资金投入到装修工程和硬件设备,对内容研发的投入多有不足。
第五,软件投资不足会导致项目执行受阻、创意表达受限等问题,进而提高了项目的风险系数和成本负担。澜景科技李林认为业内对数字软件在全域制作和播控集成这两方面的投入存在不足,缺乏专业系统的解决方案,给项目的落地实施带来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创作者或大型数字演艺的创意表达,甚至还有可能带来项目风险。例如在一些数字文旅项目的落地环节,创作者需要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试,调试既包含作品的部分,也包括硬件层面的联动,但由于播控软件能力的不足,会限制创作者的发挥,在随后的运营环节也不够智能化,在人力和资金方面造成较大负担。
倡议和愿景
基于上述问题,本次论坛的发起人王泊乔先生倡议建立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联盟、协会、学会,制定数字艺术产业标准。
第一,建立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联盟、协会、学会,目的在于联通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打通投资、科创、研究和个体创作各个环节,让信息流动到行业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的全方位覆盖,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触及他需要的信息;另一个目标在于促进数字艺术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培养有潜力的商业艺术厂牌、探索艺术商业综合体的可能性。以改善优质内容的稀缺问题、技术创新与创作需求的配套问题,以及专业人才的稀缺问题。在行业内形成合力,做出好的数字艺术作品,让好的产品找到落地场景,让商业提供对称的经济回报,促进艺术创作团体或个人艺术家的成长,形成良性反馈。
第二,构建数字艺术产业标准,促进行业整体思维意识的转变。数字艺术产业标准可能涉及行业定价体系、技术规范标准、商业实践标准以及法律合规标准,目的是保障产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构建数字艺术产业标准的当务之急在于建立行业定价体系,以提升行业对内容研发和软件开发的投入,激励优质内容生产和优秀团队的成长。技术规范标准包括设计类软件和集成工具这两个方面,业内不仅需要制定相关标准,我们的愿景是能够将软件作为平台,将软件标准作为平台进行推动,从而在全行业达成共识。例如数字仿真、数字预演、数字孪生和物联网,其本质都是要在软件层面开展的工作,因此可以通过推广软件平台,促进相关标准在行业内的推广。
总结
本次线上论坛以数字艺术产业为核心,共邀11位数字行业嘉宾,围绕数字艺术相关的五大专题,就科技、艺术、商业以及传统文化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深入讨论,面对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联盟和制定中国数字艺术产业标准的倡议,希冀对行业从业者带来具有启发的观点和帮助。
撰文/章媛 (T.A.B发起人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T.A.B「艺术×科技×商业」论坛
主办:DAC数字艺术中国
承办:中数艺互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总 策 划:王泊乔
制 作 人:杨小扬
策划/编辑:章媛 郭恺晨
视觉总监:罗稀
平面设计:王靖媛
宣传统筹:张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