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四川城乡融合发展调研行暨致敬2023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活动在遂宁射洪举行。作为四川经济界的重大盛事,活动现场揭晓了四大重磅榜单,电子科大教授、考拉悠然联合创始人&CEO沈复民被授予“2023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称号。
沈复民上台领奖(右四)
2024年新年伊始,四川省将人工智能列为“一号创新工程”,迅速在全省上下掀起了“人工智能+”行动,从科技创新,到人工智能行业场景应用创新,各行各业充满了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的活力。如何用人工智能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电子科大教授、考拉悠然联合创始人&CEO 沈复民,希望更多个人或企业能够便捷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
走出象牙塔投身产业落地,科研与创业的双重身份
沈复民有着多重身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探索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始终是他不变的追求。
内心深处,沈复民热爱科研工作。作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复民拥有近20年的人工智能科研经验。从讲师到博导,他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90篇,更是率领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沈复民发表主题演讲
沈复民的科研经历同样丰富。
“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大数据的紧致表征与分析方向,目前发表了200余篇国际顶尖的期刊或会议学术论文,相关成果被引用超过12000次。连续三年(2020-2022)被爱思唯尔评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沈复民介绍道,“此外提出的针对多模态高维数据的离散哈希学习算法,系列成果获得了多项世界顶尖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大数据检索和视觉计算等应用中。”
学术的尖峰并没有束缚住沈复民的视野,沈复民始终坚信,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在于造福社会,推动产业变革。“但技术不等于产品,科学家创业的关键还在于商业化思维。”
时值人工智能风起云涌之际,一批雄心勃勃的创业者瞄准了这片蓝海。作为西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高地,成都正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见证一个个创新梦想的破茧成蝶。
沈复民深知,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实际落地。“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走出象牙塔、投身创业热潮,这是一条充满荆棘、但意义非凡的道路。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垂直行业,为人工智能贡献“成都力量”
“构建万物AI的美好世界。”这是考拉悠然的使命,也映射出沈复民的创业初心。
考拉悠然诞生的背后,是沈复民与考拉悠然创始人申恒涛的结缘。2014 年申恒涛教授从澳洲回国,准备在电子科大建立全新的科研团队,同在澳洲留学的沈复民毕业后经导师介绍加入了申恒涛教授的团队,成为团队的早期成员。
安全生产AI管控平台
2017年,考拉悠然正式成立,“‘考拉’是指公司初创团队从澳洲回国,‘悠然’则象征着成都独特的气质。”二者融合下,公司在成都扎根成长。
将前沿算法转化为可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并非易事。核心产品OSMAGIC码极客就是这一战略的关键抓手。2019年,沈复民带领考拉悠然自主研发了业界首款多模态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MAGIC码极客多模态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MAGIC码极客集成了数据管理、算法建模、应用开发等全流程工具链,大幅简化了AI系统的搭建过程。这种以通用技术平台撬动行业应用的模式,让考拉悠然在产业赋能方面跑出了“加速度”。目前已经服务了500多家行业客户,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随着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业界的热词,考拉悠然也在这一领域先行布局。2023年,公司正式发布了中西部首个多模态产业通用大模型——悠然大模型。不同于常规的通用大模型,悠然大模型是专为产业应用而生的。
“它不仅拥有语言、视觉、语音等多模态感知和生成能力,更具备对行业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建模能力。”沈复民介绍说,“这使得我们能够针对不同行业的业务场景,快速定制开发行业大模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悠然大模型已在多个行业崭露头角。它助力企业建立了从晶圆制造到芯片封装的全流程智能检测体系、攻克了烟草行业的质量管控难题、为铁路巡检等领域带来广泛的应用想象空间……随着产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悠然大模型正从“锦上添花”走向“雪中送炭”,成为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引擎。
AI+交通工务线路视频台
“我们要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惠及百姓民生,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成都力量’。”沈复民表示。
如何打造人工智能“成都现象”
人工智能第四城,是成都这座数字化时代新城市的鲜明注脚。
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考拉悠然科技正驭风而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让考拉悠然既扎根基础研究的“深水区”,又紧贴产业变革的“风口”,以“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力和“从1到N”的产业化突破力,不断刷新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价值的认知。
在政策引领、平台搭建、生态培育等多重利好的共同作用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速成型。
作为四川本土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沈复民认为,四川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四川拥有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作为人口和经济大省,四川的广阔市场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应用场景优势。”
同时,四川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24年新年伊始,四川省更是将人工智能列为“一号创新工程”。各行各业迅速掀起“人工智能+”行动,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要打造人工智能‘四川高地’,还需在几个方面持续发力。”沈复民建议要着力在“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应用场景、融资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一是加大对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重点布局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链主”及高水平创新企业。三是梳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场景,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应急安全、交通、医疗康养、无人机等领域,打造一批大模型行业应用标杆案例。四是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用于培育人工智能科技领军企业和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