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户而言,5G是更快的网速、更低的延迟和更顺畅的联接体验;而其背后则是通讯行业整套基础架构和上层堆栈的代际进化。同理,对传媒行业来说,4K/8K超高清所带来分辨率升级也对应着一整套基础架构和解决方案。而在投资建设4K/8K超高清基础架构之前,传媒行业首先要具备穿透技术的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智慧。
陈光辉 华为政企传媒行业CTO
联接超高清趋势背后的关键技术
以4K为代表的超高清显示技术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事实上早在2012年,日本厂商就推出了商业销售的4K电视产品,而对应的4K视频制播技术方案彼时也已在少数领域获得了应用。但从相关产业链的成长速度来看,4K电视商业化之后,市场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4K及超高清普及。
个中原因并不难解:用传统技术体系和制播方式来产出4K内容成本太高,不符合商业逻辑。而内容匮乏又会反过来影响4K显示设备的普及。但伴随新一代ICT技术开始进入传媒行业,不仅传统的内容制播流程出现了重大变革,4K/8K超高清所对应的各类问题也迎来了新的转机。
4K/8K超高清内容制播的核心挑战,是如何采集、处理、调度、分发超高码率的视频信号,以及素材容量快速增加所带来的存储和算力挑战。而归根结底,是新一代方案要保证客户视音频数据采集得上来、传输得快、处理得快、存得住、分发得出去……而这正是华为过去数十年一直在帮客户做的事情,也是华为擅长的事情。具体而言,华为的思路是通过IP化的网络去解决制播过程中信号传输、调度、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再通过匹配的计算、存储等系统构建资源池,用云平台管理基础架构并向上提供各类能力及服务,支撑上层的海量业务应用。
以通用打造基础 以专业创造体验
以IP网络为代表的ICT技术不仅是传媒行业应对当下这轮4K/8K超高清趋势的关键,更是打开未来之门的关键钥匙。
以IP网络为基础,联接计算、存储等物理资源,并由此构建整套云化业务架构;电视台侧便可在实现4K/8K超高清制播的同时,打破业务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融媒转型。而IP网络+云化业务架构的组合也在灵活性、可扩展性、可演进性等方面表现优异,既能避免潜在的可持续性风险,也能帮助用户在应对未来变革时获得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在实际的方案层面,华为能够为传媒客户提供超高清制播IP化、超高清存储、媒体云、人工智能等多种解决方案,让客户在解决业务痛点、应对4K/8K超高清业务发展时获得更多切入点。而除了华为云、数据通讯、传统算力、智能算力、存储、传输等不同类别的基础能力硬件产品,华为还拥有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终端操作系统、编解码等众多基础软件和技术,能够为传媒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方案和服务。
01、4K/8K超高清:全链路发力,打通痛点和堵点
在超高清领域,结合对4K/8K超高清产业和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理解,以及对行业痛点的深度剖析,华为认为制播领域的IP化转型是关键问题。由此,华为也联合行业客户、主流媒资设备厂商和ISV等,打造了覆盖超高清制播全流程的IP化解决方案,共同构建新一代超高清制播体系。
在国家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央视总台带领下,华为深度参与超高清制播IP化标准制订和产业研制工作;依托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的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央视总台联合华为及行业伙伴开展了一系列4K/8K超高清IP化制播的研究与实践,助力众多客户构建制播IP化调度系统,具备远程/超远程制播能力,通过SDN架构实现无压缩信号制播,最终实现了超两千路4K内容的无压缩信号调度。
02、媒体融合:以云为先,广泛赋能
在媒体融合方面,华为的关注重点则聚焦于面向媒体融合需求的“数智化云底座”的构建之上。由此,媒体机构便能解决生产系统ICT基础设施“烟囱”林立,信息孤岛无法破除;传统硬件平台无法支撑融媒体业务的生产部署等一系列深层问题。
融合数智化云底座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数智化平台能够促进应用软件与底层硬件平台智能协作,满足媒体融合生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构建媒体行业“平台即服务”理念,沉淀行业共性能力,满足媒体融合生产要求;通过统一的超高清存储池,提供更强大的文件存储能力、实现素材的快速迁移;通过云技术实现新闻视音频素材的“随采随编”及内容的智能生产及审核,减少了生产制作时采、编、播、管等环节的内容泄露。
其次,平台系统实现云化建设,资源共享,利用率高:通过构建完全自主创新的融媒体平台云底座方案,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统一建设和运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解决资源共享难、利用率低等难题。
通过部署华为方案,行业用户侧不仅能获得硬件资源利用率、网络带宽、业务效率等方面的全维升级,更可获得高达75%的线缆成本降低和更低TCO。
再次,通过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及内容审核方面的应用,提升生产效率:与传统媒体生产不同,融媒体所使用的素材来源复杂,除专业生产内容,也有大量的用户原创内容;此外,新媒体的生产对时效性要求很高,传统人工内容审核极大的制约了融媒体业务的生产效率。依托人工智能的辅助生产(如智能媒资、智能拆条、智能转写、智能字幕等)以及智能审核(鉴黄、鉴暴、涉恐等)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而在基础架构和平台层之上,华为在传媒领域的海量合作伙伴则能为客户提供各类智慧业务应用,满足客户在策划指挥、融合生产、融合发布、共享协作等具体业务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面向业务的完整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看AI:建立新平台,共谋新发展
经历了奥运会和更早的欧洲杯,AIGC内容已经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但从应用范围来看,AIGC还只是一个效率提升工具,而非能够改变业态的使能工具。因此,对于AIGC,传媒行业既要快速拥抱趋势,也要找对落地方式方法。
换言之,以更加短平快的云方式拥抱AI,才是适合多数传媒客户的选择。而华为/华为云所具备的全栈AI能力则是传媒客户获得AI能力的捷径。
●基础架构层面:
通过对算存网一体化系统性设计,构建了高性能、高稳定、高带宽的算力底座系统,使能整个数据中心如同单台计算机,大幅度降低运维与运行成本。
●算力调度平台:
能够为客户提供可演进、可开放、可承受的算力调度平台,实现训练与推理资源统一管理和分时复用,训推资源共池,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实现稳定算力保障,跨域诊断、断点续训;持续支持各类开、闭源模型、视觉/语言/多模态多种能力模型,支持“百模千态”面向未来模型发展可以持续演进。
●语料管理平台:
在AIGC领域,针对媒体行业的文本、语音、视频等多模态语料,华为ModelArts Studio语料治理平台则能为用户提供语料获取、数据加工、数据标注、数据发布等治理工作,对生命周期数据进行管理,具备数据血缘、数据水印等全域资产可视化管理能力。
●AI应用:
华为能够向传媒客户提供各类数字人和AIGC服务。而客户则可将这些服务嵌入到现有业务体系之中,快速获得AI业务能力的全面升级。
而在为客户提供全栈AI业务能力的同时,华为也对AI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实际应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华为认为,在将AI推向实际业务的同时,客户应当做好两点:
●其一,重视监管和语料、素材库的质量管理。目前业内还没有针对传媒行业的基础大模型,能够应用的产品都是基于通用大模型进行微调的产物。在这一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行业更应注意监管和语料、素材库质量的建设和管理,如此才能让AIGC产出的内容更安全、更符合行业需求。
●其二,善用行业平台来降低成本和风险。AIGC和其他AI类应用目前仍然存在门槛高、技术难、应用有限的阶段,因此传媒机构应该善用行业AI平台和行业生态,把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以此来降低风险和成本。
用解决方案为传媒行业赋能新质生产力
利用先进技术为行业赋能,通过专业合作伙伴融入行业生态;这不仅是华为助力传媒行业应对当前的变革与趋势的方法,更是华为根植传媒行业,为客户及伙伴贡献长期价值的基础。而华为在根技术和产品方案领域的巨量投入和长期主义更为这一合作模式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4K/8K超高清、人工智能AIGC、融媒转型、新质生产力……一系列趋势和名词的背后,是数智时代逐渐清晰的轮廓,更是“利用数字技术解决行业痛点,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的再次深化。
因此,作为与传媒行业长期相伴而行的ICT企业,华为定将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为行业贡献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技术价值变为客户及伙伴的业务价值。
“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 选择华为,让您的企业轻松数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