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日益频繁地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了民众健康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防线。AED的优势在于利用振幅较低、干扰较大的体表心电信号进行恶性心律失常的自动诊断,并通过自动的充放电过程完成对患者的电除颤治疗,使其恢复心律。
然而,在AED应用过程中,关于除颤能量的选择,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观点认为,肥胖患者的阻抗高,应该使用高能量除颤;而另一些观点则主张低能量除颤,以减少对心肌的损伤并提高首次除颤成功率。
除颤能量是不是越高越好?
AED的除颤能量跟电压、电流强度、除颤时间密切相关。除颤时要用较强的脉冲电流来电击心脏以恢复其正常节律。然而,这种电击不可避免地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如果除颤能量过高,那么对心脏造成的损伤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关于肥胖患者阻抗高是否应使用高能量除颤,虽然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层较厚可能增加除颤时的阻抗,但当前多家低能量品牌的AED都具有自动阻抗补偿功能,可根据不同患者(如肥胖人群、老年人、儿童等)的经胸阻抗自动调整除颤能量的输出,以确保除颤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有专家指出:成功的电击除颤是有一定的阈值的,除颤器是否能量越高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为了分析电除颤时所释放的能量与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曾通过用不同的放电能量在狗身上进行体外除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放电能量越高,对心肌损伤就会越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年第15卷第7期
此外,中国国家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在风险管理部分也明确指出除颤能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心肌损伤。
除颤的最佳能量是实现“成功除颤和降低心肌损害”
欧洲复苏学会指出,“除颤需要传递足够的电能,以使心肌的临界质量除颤,消除VF的波阵面并以有组织的节律形式恢复自发的同步电活动。除颤的最佳能量是在实现除颤的同时将心肌损害降至最低的程度。选择适当的能量水平还可以减少重复性电击的次数,从而限制了心肌的损害。”理想的除颤器希望在达到除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除颤能量,从而减少除颤器释放的高电流对患者的伤害,即低能量除颤。(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年第15卷第7期)
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科研人员围绕双相波除颤的效果和安全性展开研究发现,双相波150J~200J的除颤效果可与单相波360J的除颤效果一样甚至更好。同时,双相波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和预后效果等方面,也都优于单相波。
1998,美国心脏学会将“采用低能量(150J)、非递进(150J-150J-150J)、采用阻抗补偿技术的双相波电击”作为主要推荐方案写入了临床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最新急救指南,建议除颤的电击能量剂量为120~200J。
此外,2024年《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指出,老年人由于受年龄、体重、体型、生理机能和心律失常类型的影响,首次除颤能量选择也不宜太高,推荐为150J。
低能量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AED除颤能量经历了从单相波到双相波,从高能量到低能量的演变过程,而AED的除颤效果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低能量双相波除颤技术已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低能量AED的优势在于效果稳定,能够以较低的能量实现更好的除颤效果,同时减少对患者心肌的潜在损伤。主流低能量品牌AED能量序列大多都在150J至200J之间,以确保除颤的“更高成功率、更低伤害”。
部分低能量AED品牌
近年来,我国AED成功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以低能量除颤为代表的久心AED在除颤性能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动物临床除颤实验表明,久心AED首次除颤成功率超过98%,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久心AED成功救治的100余位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就是低能量AED产品的优秀实践成果。
随着体外除颤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心脏骤停患者将获得更为及时有效的救助。AED产品承载着医疗科技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将在院前急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章部分内容、数据、图片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年7月第15卷第7期、《AHA2020年急救指南》、《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指导原则》、2024年《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以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