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12日,激光雷达行业呈现出显著的上涨行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行业观察者的目光。从市场数据来看,2023-2024年期间,速腾聚创、华为技术、禾赛科技等中国厂商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份额超99%。
根据盖世汽车统计数据,2024年全年,激光雷达市场展现出蓬勃的增长势头,装机量成功跨越150万颗的里程碑,市场格局主要由速腾聚创、华为技术、禾赛科技及图达通等几大厂商主导。其中:
第一名,速腾聚创,514995颗,占33.5%
第二名,华为技术,420538颗,占27.4%
第三名,禾赛科技,392571颗,占25.6%
第四名,图达通,205604颗,占13.4%
其他供应商的合计装机量仅为1853颗,约占据0.1%的市场份额,凸显了激光雷达市场的高度集中性。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消息,截至2024年10月,全球共计77款搭载激光雷达上市车型,其中的67款使用中国厂商产品,占比高达87.0%,其中速腾聚创占45%,禾赛科技占19%。
在这场行业发展浪潮中,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脱颖而出,成为两大关键参与者。速腾聚创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获得全球最多的定点订单量,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广汽、上汽、一汽、丰田、雷克萨斯等车企,截至2025年2月21日,成为全球首家实现100万台激光雷达交付的企业。其2024年推出的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更是引发行业震动,售价将低于200美金,引领行业进入“千元机”时代。MX不仅搭载全自研SOC芯片M-core,在性能和成本上实现优化,还斩获多个全新量产项目定点,目前,广汽、领克等品牌搭载MX的SUV车型已发布。2月24日,速腾聚创发布盈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营收介于16.3亿-16.7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约45.5%-49.1%。
从技术创新角度,速腾聚创引领了数字化激光雷达,速腾聚创2025年推出的所有激光雷达新品,都是数字化架构,包括 全球首款108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EM4,尺寸和现在“百线”车载激光雷达相近,获得国内外顶级新能源车企青睐;机器人的新品E1R是全球首款数字化固态激光雷达,144线,尺寸和手机相近,已经大规模量产发售了,广受欢迎,全球最大的城市机器人配送平台Coco Robotics已经大规模搭载了这款产品。
华为则智能汽车生态整合能力,在智驾系统中整合自家激光雷达。产品研发上,华为在激光雷达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成功开发出,96线、192线激光雷达,在检测速度、精度和广度上均跟随行业前沿水平。华为作为一家大型综合科技企业,早已实现盈利。
禾赛科技同样表现亮眼,2023年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19.5万颗,市占率约20%,禾赛已与长安、小米、理想、爱驰、高合等车企达成量产合作。2024年,禾赛全年营收20.8亿元,利润1369万,充分体现行业利好。
禾赛下一代专为ADAS设计的激光雷达产品ATX,预计以低于200美元的价格出售,展现出低价抢夺市场竞争策略, 禾赛ATX获得零跑搭载。在技术路线上,禾赛科技跟随数字化路线,禾赛科技通过并购瑞士Fastree 3D公司,强化了SPAD数字激光雷达技术储备,其第四代芯片架构平台计划在2025年量产,通过集成化技术减小激光雷达尺寸、降低成本,提升量产一致性和可靠性,实现规模化量产。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除了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还有华为、图达通等企业参与竞争。在全球市场,2022 - 2024年期间,速腾聚创、禾赛科技以及图达通分列车用激光雷达份额前三位,国际大型零部件供应商如博世、大陆、采埃孚等纷纷退出自研激光雷达,为中国企业让出市场空间。
这背后是中国企业凭借前瞻性技术布局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已在全球专利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平台,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中国企业在激光雷达领域的专利总量已形成压倒性优势。速腾聚创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1849项,有效专利1591项,其中激光雷达平台、芯片及AI算法相关专利占比超70%,覆盖硬件设计、制造工艺与感知算法全链条。禾赛科技紧随其后,以1784项专利位列全球第二,有效专利1577项。相比之下,美国企业OUSTER和Luminar的专利总量不足中国头部企业的三分之一,凸显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速度。
摩根大通等机构的报告对激光雷达行业前景保持乐观。随着自动驾驶法规完善及智驾技术快速发展,2025年L3自动驾驶有望实现从0到1的落地,L3自动驾驶相较L2对安全性要求大大提升,激光雷达单车配置数量有望提升。从市场渗透率来看,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1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渗透率已超过24%,头部新势力品牌激光雷达平均搭载率一度接近60%。华西证券研报指出,比亚迪全面发力智驾带来鲇鱼效应,各车企将加速智能化发展,激光雷达开始在10 - 20万价格带车型渗透。激光雷达厂商还在积极拓展非车载应用,如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等,泛机器人市场2025年开始放量,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在市场需求端,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安全性和体验感的追求,促使车企加大对激光雷达的应用,进一步拉动行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