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黄硕,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专家,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赛陆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经理。他曾主导和参与多个国家级与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科研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高密度农业育种基因芯片关键技术研发”与“基于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多组学平台研发”等,领衔多个生物科技领域高新科技和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应用,在基因测序技术开发、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癌症诊疗的应用、生物磁珠研发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研究和贡献。
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生物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健康、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未来图景,并在全球各国的科技竞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一领域,黄硕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和创新实践不断探索生物科技的边界,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从生物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到如今的项目管理者,黄硕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十年如一日,他始终抱持着以科学推动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初心,以不竭的创新动力为“明灯”,为精准医疗、农业育种、分子诊断、生物材料、纳米医学等领域照亮了新通路。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黄硕专注于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研究。这类材料拥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与生物兼容性,是肿瘤成像和治疗的理想载体。他通过对双亲性嵌段聚合物、共轭聚合物小分子等材料的精准设计与合成,大幅提升了材料在长期光照下的光稳定性,并实现了肿瘤组织的多功能成像和药物的精准释放,为癌症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凭借这一方向的系列研究成果,他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累计引用次数超过1600次,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在学术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更加坚定了黄硕走上科研道路的信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造福人类社会成了他的奋斗动力。博士毕业后,黄硕先后加入深圳华大智造、安序源生物科技和赛陆医疗,担任研发项目经理,主导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开发与落地,将高精尖的科研技术一步步落地为可用、好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精准医疗领域,黄硕参与华大基因科研项目“阿联酋全民基因组计划”,协助构建大规模人群基因组数据平台,为当地人民的健康管理和个性化医疗提供全新的生物学视角。他参与设计自动化工作站MGI960和基因测序仪T7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设计,并完成自动化和信息流程搭建,不仅提升了实验效率,也为全球多个实验室提供了标准化、智能化的操作平台;他参与研发肿瘤标记联检技术平台,利用barcode编码磁珠实现了多靶标同时检测以及基因与蛋白的联合检测,让“一管血检多种疾病”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癌症早筛早诊的效率与准确率。
在分子诊断领域,他组织开展二代测序仪研发项目,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三款高中低通量的基因测序仪,成功将测序错误率降低到0.05%,数据产出成本降低50%,为大规模人群基因检测提供了可靠支持。这些产品在无创产前检测(NIPT)、肿瘤筛查和病原体识别等多个临床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在国内多家医院和检验中心投入使用,还出口至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泰国等多个国家。此外,他所研发的室温稳定型唾液采集器和微生物保存试剂盒,大大提高了样本采集和保存的便捷性与稳定性,也为远程医疗和基层检测带来了创新、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生物材料领域,黄硕自主完成表面修饰纳米磁珠的合成制备与工艺优化,使磁珠粒径在100-1000nm可控,均一性偏差小于5%,成本降低60%,为新冠检测提供关键支持;在基于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多组学平台研发中,他研制出超高密度空间组学芯片(表面探针密度达到每平方微米5.5万个),通过RNA捕获技术绘制出清晰的多维度分子图谱,从而提升肿瘤分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和药物靶点验证的准确性。
在农业育种领域,黄硕也颇有建树。他主持开展了“高密度农业育种基因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通过构建农业基因芯片和AI分析软件,为智能育种提供了数据基础;而在深地科学领域,他正在牵头推动“深地微生物动态演化与知识图谱绘制”项目,旨在通过测序技术追踪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演变规律,计划在未来五年取得关键突破,为生物技术开发(如工业酶、生物采矿)和深地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在疫情防治方面,黄硕更是迅速响应科研攻关,不断采用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应用新冠疫情的挑战,开发出新型采样检测功能的口罩及病毒拭子提取剂盒、多目标核酸检测方法、唾液收集装置等创新产品。这些技术获得了包括两项国际专利在内的16项专利,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在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当时他所在的华大智造公司创造了显著的商业价值,还促进了病原体快速诊断、高通量核酸提取、多靶标分子联检、生物样本处理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
“科研的道路是无止尽的。我希望以热情和专业为生物科技领域作出积极贡献,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带来美好的希望与未来。”黄硕说道。他坚信,点滴创新,终将汇聚成照亮世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