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岳青)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建筑智能化已然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弱电工程智能设计技术专家、海南生态软件园集团有限公司弱电主任设计师张卿,就是这个浪潮下的引领者。此前,张卿凭借其在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荣获“2024年智能建筑工程领域先锋人物奖”(以下简称“先锋人物奖”)。“先锋人物奖”是全球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各大专业领域内作出卓越贡献、引领行业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人和团队。荣获该奖项,不仅彰显了张卿在工程建设的智能化应用中具备非凡的技术创新实力,更肯定了他作为行业领军者,对建筑工程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作出的突出贡献。
张卿作为弱电工程智能资深专家,在智能建筑领域已深耕十五余载。一直以来,他都秉持着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科研工匠精神,不断钻研技术难题,突破行业瓶颈,成功研发出多项极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软件著作权成果,为弱电工程和智能建筑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力量。比如在沃克之光建设项目中,张卿主导建筑智能化项目统筹及建筑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了助力建设方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业务数字化、管理可视化、信息透明化的工作模式创新,确保从规划到交付的全过程高效管理,并将工程管理经验与过程数字化相结合,推动此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数字化。张卿为确保全过程数据的可信度,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以弱电工程为基础主导开发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弱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软件”。将成本动态监管、施工材料的全过程追踪、工程建设无纸化信息集成(BIM+GIS+IOT+AI+PM)、可视化项目验收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交互可视化等数据实时上链存证,运用节点权限控制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且不可篡改,全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和可信度。使弱电工程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形成管理助力,为项目全过程管理正循环提供能量。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弱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软件”通过将弱电工程成本科目字段化、结构化处理,形成目标成本管理动态追踪的模式,从而提升成本控制精度并优化多方协作效率。
在施工材料的全过程追踪方面,该软件创新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分级管控+数字溯源"的材料管理模式,对普通的材料以材料样板+验收关键要素上进行数字化管控,对重要材料有全过程监管诉求的进行专项管控——实施"唯一编码赋码→生产运输扫码追踪→安装验收影像存证"的全过程闭环管控。通过二维码与区块链模型联动,完成材料从出厂到安装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有效解决传统工程管理中施工无留痕、材料数量错漏、过程管理混乱、标签不对应等问题。
在施工建设无纸化方面,其以数字化多媒体全过程留痕的管理方式创新,提高管理效率,打破信任壁垒,拓展管理边界,嗅探信息明细。该软件填补了弱电工程领域可信数据基础设施的空白,以“区块链+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为智能建筑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显著提升了建筑智能化水平及运维效率,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升级。
为克服弱电工程图纸审核在设计偏差、规范偏离、协同脱节上的难题,张卿还研发出“人工智能辅助弱电工程图纸审核软件”。该软件依托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融合GB 50348等12项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保障了弱电系统拓扑结构、设备参数合规性的智能核验。软件还支持多模态审核流程,涉及内审、外审、下发、变更等阶段,多单位联合交互审核的模式。同时,通过软件的轻量化协同,支持图纸在线化浏览,通过涂鸦标记设计碰撞问题,进行审核过程的闭环管理,进而能够自动识别图纸中的绘制错误和不合理之处,辅助工程师对图纸审核精细化管理,推动了弱电工程图纸标准化与智能化的双重突破。
凭借在弱电工程智能设计领域的深厚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张卿被聘任为数据科学与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同时担任智能化方案咨询师。他专注于通过软硬件协同及设计,全力推动建筑行业智能化升级,业务范畴广泛涵盖从底层硬件架构设计的精细打磨,到上层 AI 应用整合的紧密衔接。尤其擅长把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感知层与云平台进行有机融合,为客户量身定制端到端的智能化场景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张卿表示:“此次获奖,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将继续攻克技术难关,进一步优化智能系统性能,探索更多的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发展融合新路径。”同时,他还指出,面对不断升级的行业需求,要积极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成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持续突破智能建筑技术边界,以创新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张卿坚信,智能建筑必将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智慧生活图景,而他也将为此矢志不渝、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