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卫士守黑土 科技丰粮安天下 ——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植保专家丁俊杰

2025-09-05 10:04:02     来源:

根植东北大地,守护祖国粮仓。

物种和谐共存,作物昆虫阳光。

田间有我身影,农民不再心慌。

保障粮食安全,我为祖国站岗!

——丁俊杰《打油诗》

在祖国东北角,有一片油亮的黑土地,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粮仓,每九碗中国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这片广袤富饶的黑土地养育了亿万人民,这片占全国耕地10%、产粮量占全国14%的沃野,是保障“中国饭碗”的命脉所在,却也常年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在这片孕育生机的土地上,有一位守护者,三十年如一日地与病虫害较量,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着大国的粮仓——他就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植保专家丁俊杰。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905091905.jpg

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二级研究员,不仅是大豆病害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更是农民口中的“植物医生”。他从完达山深处走来,带着对黑土地的深情,用科技利剑斩断病害枷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学术论文到直播课堂,这位农科专家用科技创新打通了科技进田间的“最后一公里”。

破译大豆“癌症”密码 解决卡脖子难题

在完达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少年丁俊杰跟随父亲在田间劳作。他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是父亲弯腰守护庄稼的背影。“黑色的土地,绿色的作物,黄色的粮食……父亲的脸被岁月冲刷出沟壑,仿佛添上一把泥土,便能长出庄稼。”正是这份对土地和父辈的深情,让他在心中埋下了守护父亲和他的庄家的梦想种子。

1994年,丁俊杰考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从此与植物保护结下不解之缘。毕业后,他放弃大城市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佳木斯,扎根黑土地,开始了与农作物病虫害的较量。

大豆灰斑病被称为大豆“癌症”,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等主产区肆虐成灾,病害流行年份可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甚至绝收。面对这个困扰大豆产业多年的“卡脖子”难题,刚任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病理室主任的丁俊杰立下军令状:“三年内让灰斑病不再是主产区的心头大患!”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当时,大豆灰斑病的研究在国内尚属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场战役的突破口就在于科技创新,丁俊杰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建立全球首个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数据库,绘制出精确到乡镇级别的病害区划图。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丁俊杰团队运用连锁不平衡分析与GWAS相结合的方式,对抗性SNP位点展开定位研究。筛选出4个与抗性密切相关的基因,推动了抗病品种的优化与培育进程。协助大豆育种者培育出“合农76”等抗病品种。更首创"种衣剂+生物菌剂+智能监测"综合防控模式,使病害发生率从45%降至8%以下。

“过去打5遍药都控制不住,现在用丁院长的技术,一遍药就解决问题。”富锦市种粮大户刘大哥算过一笔账:每亩节省农药成本12元,增产28公斤,1200亩大豆地年增收超10万元。这样的案例在黑龙江垦区不胜枚举,丁俊杰团队研发的系列成果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在农业农村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观测实验站里,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全省87个县市的病虫害数据。这套由丁俊杰主持构建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覆盖全省87个县市,通过卫星遥感、地面传感器和无人机巡检,将病虫害预报准确率提升至92%。这项成果填补了三江平原长期缺乏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空白,荣获2018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重点推广技术。

如今,大豆灰斑病已从主流病害变成次要威胁,丁俊杰实现了当年的承诺,用科技的力量守护了黑土地上的大豆产业。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905091914.jpg

 创新技术打造团队 迈向智慧农业新时代

2018年秋季的一天,一个戴着渔夫帽、手持调查本的“农民”形象出现在快手直播间。“老铁们,这大豆蚜虫就像小偷,得提前布控!”这位操着浓重东北口音的主播,正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首位开通直播的院长丁俊杰。他在快手平台开设“丁俊杰博士”账号,坚持每晚8点准时开播,用“苞米碴子味”的普通话讲解农业技术被农民亲切称为“丁丁主播”,六年来,累计直播2100余场,吸引粉丝8.4万,同行无不称奇。

2021年,丁俊杰牵头组建“农科云”直播团队,20位专家分领域轮值,形成“8小时不间断、全学科覆盖”的服务格局。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为农民答疑解惑,用户突破2万人次。在2024年春播关键期,丁俊杰的直播间创下单场15万人观看的纪录。他首创的“田间课堂+云端直播”模式,让农民既能看现场示范,又能随时回看技术要点。编写的《丁博士农业技术明白纸》系列手册发行量超10万册,成为农民口袋里的“技术宝典”,他也因此荣获“黑龙江省十大科普人物”称号。

面对我国大豆单产仅为美国60%的现实,丁俊杰在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展“大豆增产链”攻关。通过多年田间试验,他发现传统种植模式存在10个关键技术断点,如同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制约着产量提升。2023年,在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试验田里,北斗导航的联合整地机正在绘制精准作业图谱,这是丁俊杰团队推出的“大豆增产链佳木斯模式”,包含十大核心技术:从秋整地秋打垄到选择良种,从包衣护苗到菌肥改土,从平衡供肥到智能播种,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科技创新的智慧。

2024年秋收时节,全国农技中心专家组在桦川县宣布:采用“佳木斯模式”的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266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40%,比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高出8公斤。这个数字背后,是丁俊杰团队十年田间试验的结晶,通过全链条技术集成实现了质的飞跃。

“丁院长,按您教的方法,我家大豆亩产突破300公斤了!”2024年10月,建三江一位农场主报喜电话让丁俊杰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样的场景正在黑龙江垦区不断上演。“佳木斯模式”已在全省推广242万亩,农业农村部领导做出批示:“佳木斯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此外,作为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的带头人,丁俊杰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实施“青年英才计划”,选拔任用85后中层干部4人,推荐85后高层次人才1人。如今,团队科研骨干平均年龄不足35岁,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次结构。为鼓励科研人员下沉一线,他推动出台专门的激励机制:在技术成果奖方面,当年研发并落地的新技术、新品种,若示范田单产提高10%以上,一次性奖励3万元;转化收益分红上,按实际推广面积提取2%收益作为科研团队分红,连续3年。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先后产出SCI论文12篇、国家专利10余项,更培养出“神农青年英才”“三江英才”等新生代科研力量。

现在,在黑龙江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丁俊杰正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计划将“三链融合、四级联动”模式推向全国。这个包含突破性品种选育、颠覆性技术创新、系统性模式构建的方案,有望为我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提供全新范式。

在佳木斯国家农高区万亩示范田,经常能看到丁俊杰的身影,黝黑的皮肤、沾满泥土的胶鞋,让他更像一位老农而非科学家。他用科技之光点亮黑土地,带领团队实现的不仅是数字的突破:大豆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玉米增加60公斤、水稻增加40公斤,更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落地见效模式”。“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像老黄牛一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丁俊杰常挂在嘴边的话。30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每天6点下田的习惯。当被问及为何坚持亲自下田时,他说:“农业科技是脚上的科技,只有踩在泥土里,才能知道农民真正需要什么。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必须走到田间地头,真正为农民所用。”

站在新的起点,丁俊杰的目光投向更远的天际线。年初,他组织与“杭州星寰”等公司召开“卫星+智慧农业”对接交流会。“借助卫星遥感高光谱等先进技术,科研人员要打开思维,专注于创新研究,利用这些尖端技术打造智慧农业,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丁俊杰兴奋地说。在他眼中,农业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与遥感卫星、高光谱等高科技的联合,实现农业的天、空地一体化,才能真正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幅智慧农业的新蓝图正在三江平原上徐徐展开。

在东北这片孕育希望的黑土地上,这位播种梦想的植保卫士,正迎着朝阳,带领团队继续书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时代传奇。正如他在直播间常说的那句话:“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而端稳饭碗的底气,就藏在每一项科技创新里。”

丁俊杰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亲手书写的座右铭:“心中有戒尺,肩上有担当,田间有脚印,书里有文章。”这,就是这位植保专家最真实的写照——用科技的力量守护黑土地,用毕生的心血捍卫中国粮仓。(文/王超)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905091924.jpg

 

标签:

猜你喜欢

智慧AI多元赋能 多款三星Galaxy智能新品火热预约中!
集众多优质体验于一身 三星正式发布Galaxy Tab S11系列
数据库行业红海角逐 万里数据库2025半年度营收逆势翻倍
来京东参与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预售 PLUS会员享180天只换不修
三屏自由切换、多窗并行效率翻倍,华为Mate XTs开启鸿蒙版飞书新体验
AI能力再进阶,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首发小艺知识库功能
鸿蒙生态再迎关键突破!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搭载HarmonyOS 5.1发布,HarmonyOS 5终端设备破1400万
30岁后只剩嘴上功夫?赛乐瑞精倍莱科学化解“男”言之隐
齐普策:中国是行业技术竞赛的决胜场,新世代将智能驾趣提至新高度
Soul全双工通话大模型技术革新,打破人机对话模式边界
二次元横版ACT《绿梦:时空之声》「溯梦测试」招募今日正式启动!
双会龙城圆满收官,全景回顾精彩瞬间
见臻科技于深圳光博会展发布 Gaze2AI™参考设计:以 3D 眼动技术重塑人机 AI 交互体验
露营带上有电储能户外电源,找回被城市偷走的「慢」
把学习机从“高端第一”做到“行业第一”,科大讯飞为何能成为家长首选?
齐齐哈尔市青年创业训练营第三阶段 《创业加速营》开营
双会龙城圆满收官,全景回顾精彩瞬间
成都恒利泰:中国制造,守护中国安全!
2025服贸会前瞻|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体系,解锁产业转型新路径
【喜讯】创邻科技斩获 VLDB 2025 最佳论文奖项,以图智能与AI融合引领数据库新时代
小渔夫GEO助力高端家具出海:3人小团队,报价贵同行3倍仍爆单!
企业协同领军者云砺(票易通)成功上榜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航天抗菌“转战”家居健康战场
美股代币化新趋势:RWA赛道进入加速期
启源芯动力天津智能工厂建成投运,推动新能源重卡电池梯次循环与交能融合
人工智能引领体育未来:第三届全国体育人工智能大会将于10月底在京启幕
蘑菇车联MOGOBUS获国际认可!德国市长体验后盼德国也能引入自动驾驶车辆
【倒计时预警】第九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投稿通道即将关闭,速来参与!
微赞亮相杭州电商博览会 一站式直播技术赋能全域增长
定义健康新生活:海信新风空调“云鼎奖”获领军品牌与趋势产品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