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化工技术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的田博博士,在办公室书柜中陈列着两大摞厚重的技术文件——那是她最近几年开发的项目核心工艺包,记录着从实验室技术创新到工业落地的完整足迹。当被问及为何在海外事业巅峰期选择回国,这位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课题负责人目光沉静:“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把技术做到国际领先,为公司做贡献,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尽一份力,才是真正的价值实现。”
一、求学问道:博学笃行的成长底色
田博的学术根基深植于东西方顶尖学府的淬炼:从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一级石油学科本科,到南非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斯坦林布什大学化学工程理学硕士毕业,再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再到剑桥大学数据分析与决策高管课程、美国MIT技术创新等高端管理课程,田博构建起跨学科知识体系。贯穿中西方产学研的进阶之路:,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开发+核心设备工程开发+设计审核+管理”的技术开发到工业化应用的模式。田博士是终身学习的行动派:即便成为行业中青年煤制油专家权威,仍持续攻读工信部碳排放高级管理师等专业认证,将“双碳”战略内化为项目的技术攻关方向之一。
二、海外砺剑:惟真惟实的工程淬炼
2006年,田博和先生史林经过严格的面试与筛选,加入世界煤化工巨头南非SASOL技术公司,开启数十年技术攻坚,破壁国际技术垄断:从一线开始,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参与并主导开发全球首套高温费托合成流化床反应器(10th SAS Reactor)以及新工艺技术,解决催化剂损耗等行业难题,使产量收率提升20%,获SASOL集团最佳技术成果奖。在南非SASOL公司20%可持续发展计划中,集成高、低温费托合成工艺链,更新了费托合成还原反应器和新型费托合成流化床反应器以及配套工艺,使能源利用率提升18%,相关技术成为行业新标准,开创跨国工程典范:作为外派工艺技术专家和团队一起完成美国300亿投资的GTL项目五大核心单元开发,实现高端清洁油品技术突破。在SASOL的南非Secunda基地和意大利罗马团队中,田博主导了多个核心项目:从高温费托合成(HTFT)与低温费托合成(LTFT)的集成工艺研究,到新型流化床反应器与分离工艺的开发;从费托合成尾气处理技术的突破,到油品催化裂化及加氢工艺的升级,她的每一次创新都直指行业工艺加速升级。为公司创造年收入3000万到两亿的利润。
三、科技报国:能源革命的创新脊梁
2017年,田博以煤制油青年技术专家的身份引进人才身份加盟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将国际科研与工程化经验注入国家能源战略。田博士参与“煤炭分级液化”国家先导专项项目,负责中试装置工艺工程技术改造,2019年完成中试装置技术改造与中试验证,获石化联合会技术国际领先认证;负责攻克含固油浆流化热解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2020年通过72小时专家标定,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双碳技术前沿突破:负责开发有机固废流化床油气联产技术,实现液化减压渣油、重油、塑料、生物质等废弃物转化高端油品;
牵头“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协同研究”,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奖,减排CO₂达20%。 2021年,田博士以她在国内外的科研与工程化经验,坚实的专业技术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管理经验,被香港政府授予“香港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科研技术专家,复合型人才的殊荣。
四、惟实创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守正出奇
田博的科研哲学充满辩证智慧:
守正:近20年坚持应用基础工艺研究,工艺工程技术开发,建立CTL煤化工、热解工艺全流程模拟数据库,为36项授权专利奠定根基。
出奇:首创流化床“新型反应器设计与在线烧焦装置”,突破热解技术连续运行瓶颈,使设备寿命延长3倍。
五、育才树帜: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作为多个国家级学会的专家委员,她始终践行科研传承:
跨界培养:在课题组推行“技术+管理”双导师制,培养的6名青年工程师获省部级创新奖项。
学术引领: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编委,推动中外技术对话。
战略建言:主笔《双碳背景下煤化工技术路线图》,被纳入国家能源局政策参考。
尾声:能源星火的传递者
深夜的中试基地,田博仍在核对最新实验数据,头顶着星空,脚踏着国家这片热土,田博士撰写着女性科学家能源工作者的传奇故事。墙上悬挂着她手书的座右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唯真唯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于真处见功夫,于实中求突破。”
从南非草原到内蒙古高原,田博用二十年青春践行着科研工作者的誓言。当被问及动力源泉,她展示手机里珍藏的照片:荒原上崛起的银色装置群在朝阳中熠熠生辉。“这就是答案,”她微笑说,“让中国技术成为世界标准,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回报集团公司领导的支持,以及回馈国家对我培养的忠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