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与陈军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与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协议。刘来兵与何浩共同签署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与武汉市生活实践教育中心的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整合高校的学术研究优势与企业的创新实践资源,共同推动基础教育理论创新、实践模式优化与优秀成果转化推广,以期为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签约座谈会中,双方围绕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县域教育振兴、民办教育政策与治理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周洪宇对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表示高度认可,尤其肯定其在推动县域教育振兴和落实因材施教方面的积极探索。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的背景下,双方应立足实践经验,加强优势互补,共同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实现,此次合作将有力促进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双向转化和深度融合。
陈军伟表示,周洪宇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的前沿洞察,正是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在实践创新中所急需的理论支撑。他相信,此次“强强联合”必将实现双向赋能,有效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签约仪式前,周洪宇一行在集团相关负责人陪同下考察了海亮教育园,先后走访海亮外国语学校数字化展厅和海亮小学,深入了解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创新成果,并重点观摩了“生活·实践教育”课程实施及少儿工程院等特色项目。
周洪宇一行还与海亮小学、海亮初级中学校方代表就“生活·实践教育”实验校打造经验展开专题座谈,并对海亮科服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提出具体建议。
此次合作标志着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与高校智库的协同创新进入“实践协同”新阶段。未来,双方将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发展路径,为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以教育治理、教育政策、教育指数、教育评价、大数据与决策咨询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秉持“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精神、实践导向”的价值追求,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专注教育治理研究”为根本任务,以“建成服务教育决策的思想库、推进教育治理的信息库、培养后备力量的人才库”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智库。它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依托,与长江教育研究院为一体两面,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周洪宇的带领下,全面整合两者科研资源与人才队伍,以建设“中国一流高校教育智库”为目标,力争建成在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研究与创新平台、评价与发布中心,充分运用高校与教育科研机构在学术思想、理论上的长处,为政府战略性决策、第三方评估提供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