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丹阳)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驱动全球高端制造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机电工程的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打造产业新优势、提升智造新能级的核心引擎。近日,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天津生产厂厂务工程师、机电工程专家兰添,荣获全球创新贡献奖“2025年机电工程数字转型领航者”奖项。全球创新贡献奖(WCIA)创立于2012年,旨在表彰并激励各大专业领域内作出卓越贡献、引领行业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人和团队,是全球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荣获该奖项,不仅彰显了兰添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非凡的创新实践能力,更肯定了他作为行业领军者拥有杰出的行业领导力与国际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兰添近年来第二次斩获重要奖项。2024年其主导研发的“GMP工厂数字孪生能源管控平台V1.0”凭借高精度建模与智能调控算法的重大突破,荣膺蓝图奖“2024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优秀成果奖”。蓝图奖作为全球知名的跨学科奖项,始终致力于表彰那些通过前沿技术融合与理论创新、深刻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变革的杰出成果与个人。
在高端工业设备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构建中,兰添始终坚持“技术驱动、数据决策、风险预控”三大原则,以系统化架构和实时化调控为实施路径,推动工业设施管理向高可用、高智能化转型。作为资深机电工程专家,兰添在工作中深刻洞察到设备设计、施工运维、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挑战:能源流动不透明导致的能效损耗、设备管理滞后引发的非计划停机,以及碳排放管理粗放造成的合规风险等行业共性难题。
基于这一行业洞见,他带领技术团队创新研发出“GMP工厂数字孪生能源管控平台V1.0”。该系统开创性地构建了覆盖全厂能源系统的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通过物联网感知网络与实时数据引擎,实现了对供配电、暖通、工艺用水等关键能源流的多维度动态仿真与智能诊断。平台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在确保生产环境严格合规的前提下,实现对能源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与运行策略的自主优化,显著提升了整体能效水平。在实际运行中,该平台成功将工厂综合能耗降低约18%,碳排放强度下降逾25%,同时将非计划性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了近70%。这一创新成果已在生物制药、半导体制造等高端工业领域完成落地验证,为高标准工业设施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能源数字化管理新范式,开创了数字孪生技术驱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
除此之外,兰添还主导研发了多项创新工业数字系统。例如,“机电装备全生命周期验证管理系统V1.0”通过构建标准化的验证流程数字框架,实现了从设备需求、设计评审、工厂验收测试到现场验收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完整的设备合规性保障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验证过程中程序复杂,追溯困难、合规风险高等行业痛点。
凭借在工业数字化发展与机电系统智能化运维中的突出贡献,兰添受邀于国际数据科学与创新研究院、未来科技创新中心等权威机构开展多场专题技术研讨会,并多次在工业互联网峰会、亚洲智能制造论坛等国际顶级行业论坛担任主旨演讲嘉宾,系统分享他在数字孪生平台架构、机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工业能源智能化转型方面的前沿实践与行业洞见。这些引领性的技术成果和广泛行业影响力,共同为他赢得了“2025年机电工程数字转型领航者”这一重磅荣誉。
颁奖典礼上,新兴科学先锋协会会长对兰添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兰添先生构建的智能运维体系,植根于其对机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他在推动工业设备数字化智能转型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成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的跨越。今天这份荣誉是对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深耕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行业进步的最佳见证。”
展望未来,兰添表示:“我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构建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双轮驱动的工业新范式。”面对全球工业体系变革的浪潮,他将带领团队突破智能诊断与协同优化的理论瓶颈,打造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进化能力的下一代工业设施,实现工业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力的双重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