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记者从凉山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相关部门获悉,凉山州于近日召开了全州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州科技工作情况,并明确提出2023年全州科技工作要点及工作目标。
据了解,凉山州科技系统各项工作在2022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4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实现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6.5亿元。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904.7万元。
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地区首个省级高新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州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州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个。
同时,凉山州注意柔性引进科技人才540人次,组建国家级、省级科技特派团27个,建成“科技兴村”在线平台18个,服务农业企业和合作社181个,打造产业示范点78个,解决技术需求1.96万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13个,培训基层技术骨干、新型农民5.3万人次,帮助服务对象减损增效7000余万元。
在推动交流合作方面,凉山州聚焦科技需求对接,组织10家科技企业参加第十届科博会,推介“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8项。推动州内企事业单位与川农大、省农科院、华中农大等40余所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累计引进外国专家人才42人次,持证在州工作的外国人达到15人,与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6所大学签订合作意向协议。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等决策部署,四川省委、凉山州委也对应提出了建设科技强省、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州等具体要求。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国省帮扶政策集中落地凉山,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上升为省级层面战略,“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有序推进,三峡水电、攀钢、江铜、重钢等大批国企陆续进驻,各类政策资源、创新主体正向凉山加速汇聚。
2023年,凉山州科技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州科技创新工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集成落实政策措施,聚焦工业强州、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创新平台创建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促进各类优势资源加速转化,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为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据凉山州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吉木尔依介绍,2023年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50亿元以上。力争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36%。力争实现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2200万元以上。争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力争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凉山州科技局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