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樊宝敏
樊宝敏研究员在山东日照市调查竹林
环渤海地区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它由渤海(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及相邻的京津冀鲁辽2直辖市和3省组成。虽然其陆域面积52.1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面积的5.43%,但2022年经济总量达21.67万亿元,占全国17.91%;人口2.5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94%。地理位置重要,从全球来说,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从国内来说,其地处中国咽喉部位,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所在地,是连接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的枢纽。社会经济地位突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都市圈,分布有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三大城市群,也是全国唯一的环绕海洋的地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谋划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且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环渤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环渤海地区自古是森林茂密之区,只是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森林才变得越来越少。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环渤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整体不足5%。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实施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城市绿化、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环渤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依然十分脆弱,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严重制约。
一是森林总量不足,相对于稠密的人口,森林供需矛盾更显突出。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2018)结果,全区森林面积163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4%,其中,北京43.8%,辽宁42%,河北35%,山东17.5%,天津12.1%。人均森林面积0.96亩,只有全国人均2.4亩的40%,为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蓄积2.68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13.5立方米的20%,为世界人均的3.3%。森林厚度为1.46毫米,与全国平均2.11毫米、世界平均3.30毫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与日本2015年12.89毫米则差距更大。可见,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承载着较多的人口,早已不堪重负。
二是森林空间分布不均衡。森林主要集中在河北北部、北京西北的燕山地区、辽宁东南部,山东泰沂山区、河北太行山有少量分布。而在天津大部、冀东南、鲁西北、辽西北等平原地区,及城镇、村庄等人口聚集区,林木稀少,绿化水平较低。这种空间上的不平衡性,更加剧了区域内少林地区的生态恶化,导致生态质量的两极分化。
三是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量4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95立方米的44%。山地土层瘠薄,灌木林比重大。平原地区杨树纯林面积大,病虫灾害严重。京津冀乔木林中,中幼林面积占87%,蓄积占68%。由于森林质量低,导致森林生产力和生态功能严重受限。
由于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致使生态灾害时有发生。今年春季这里发生多次较强的沙尘暴天气。这里也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为此“南水北调”付出巨大代价。目前此地还没有一处国家公园,国家级森林步道仅有一条,森林旅游和宜居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森林为人们提供的森林文化服务严重不足。据研究测算,2015年环渤海地区人均森林生活时间仅为23天,而全国人均为39天,福建人均125天,台湾人均为219天,可见差距是很明显的。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大幅度扩大森林面积、优化森林布局、提升森林质量、有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全面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满足2.5亿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二、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全面加强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造福当地百姓、辐射带动全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可为首都北京和三大城市群发展提供更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推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果不把森林搞上去,区域仍将气候干旱、沙尘肆虐,而且影响到其西北方向的内蒙古中西部。环渤海地区是重要的碳源地,最近20年碳排放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森林是重要碳汇,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科学经营可有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效缓解气候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等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林联最新评估报告指出,森林对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森林、树木和绿地有益于人类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健康,对促进儿童神经发育、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癌症、抑郁症、延长寿命均有积极影响,能改善社交活动和提供休闲空间。森林发展可改善广大城乡人民宜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提升森林旅游、林产加工和生物产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二是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渤海、黄海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推动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天然鱼池”和“聚宝盆”之称。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环渤海经济区已形成规划建设的陆地强、海洋弱格局,使渤海生态环境受到危害且增加未来风险。环渤海陆地各省在发展中加剧了渤海环境破坏和近海污染。在1998-2014年渤海渔业资源量急剧下降,其后伏季休渔有所改善,但至今资源小型化和低质化趋势仍未好转。森林和海洋生死相依。环渤海地区的森林与渤海同处于一个生物圈,处于密切的相互联系之中。加强陆地森林建设,将促进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之间良性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障形成健康的食物链和产业链,进而促进环渤海地区生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相邻区域的草原恢复和土地沙漠化治理。由于森林对于降水的正向反馈作用,大规模森林植被的存在有利于保持当地及周边区域气候的湿润化。实践证明,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2022年间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年降水量由410毫米增至480毫米。加强环渤海地区森林建设,在夏季东南季风的作用下,可增加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助力森林、灌丛及草原和农田植被的健康发育及增产增收,促进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沙化土地或可治理沙漠的植被恢复,提高土地生态承载力,将产生积极而巨大的外溢效应。
三、采取有力举措,协同推进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
从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来看,环渤海地区适宜建设高质量森林(包括各类生态林、商品林)。此地属于温带或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一般为400-1100毫米,适宜上千种针阔叶树种、落叶果树生长分布和栽培。此地人口稠密、技术先进,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林业产业。而且,从相邻的国际区域来看,日本、韩国森林覆盖率高,分别为67.7%和64.5%,他们的人口密度也与本区域基本相当。环渤海地区森林建设应该向这些国家学习。因此,可把推进环渤海地区森林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示范区。
一是把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推进森林高质量发展。整合与此区域相关的现有国家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等,一体化推进环渤海地区森林建设。在国家层面,建立协同机构,统一森林规划和建设。要有计划地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地面积。要加强陆海统筹,培育陆地高质量森林,把渤海建成地球生物的乐园,人民的生态家园,海洋生态经济的高地。建立义务植树、国家赎买、生态补偿、森林碳汇交易、免费开放等有效机制,促进全社会共建共享。
二是加强建设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扩大自然保护地范围。在黄河沿线和三角洲地区、辽河流域、太行山、燕山、泰沂山、辽东山地丘陵规划建设国家公园。鼓励塞罕坝机械林场、原山林场等开展二次创业。在适宜地域,征用集体土地建设高标准高价值国家森林。对各类森林和自然保护地,要进行严格保护、规范管理、科学经营和高效利用。
三是建立林农互嵌、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机制。鼓励到新疆、内蒙古和国外生产和购买粮食,以置换本地土地造林。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农田大面积连片区,结合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划分林业县与农业县的分类发展政策,使在省域尺度上形成交互镶嵌式的农林复合区,以系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和绿色发展水平。2019年,环渤海地区林业总产值约687亿元,折合每公顷林地平均产出4200元。今后,依靠科技和政策,林地仍有巨大的增值空间。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开展南竹北移。发展林下经济大有可为。如2022年山东省林下经济规模达265万亩,综合年产值达112.5亿元,带动就业51.4万人。尤应重视发展银杏生物产业,以银杏叶为原料,依靠科技创新,提取银杏黄酮和内酯,加工制成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和保健品,增进人民健康。
四是促进区域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发展。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深厚,自然和人文名胜古迹众多,如北京的故宫、长城、明清皇家陵寝、承德避暑山庄、京杭大运河、山东泰山、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等,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环渤海地区还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约600余处。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结合文化旅游发展,加强林业遗产保护,建设风景林、文化林、游憩林,加快建设长城、黄河、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构建完善的森林游憩、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体系。还可将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文化遗产地串连起来,高标准规划建设环渤海森林步道体系。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人民幸福指数。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DJ092)阶段成果。
樊宝敏研究员在山东乐陵市调查古枣林
作者简介:
樊宝敏,男,理学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业史与生态文化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林学会林业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林业史、生态文化和林业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林草政策史研究”,完成科技部基础专项子课题“中国森林典籍志书资料整编”,林业软科学项目“森林文化价值评估研究”,骨干参加“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胡焕庸线’时空认知:出版《中国森林思想史》、《中国林业遗产》、《中国林业思想与政策史(1644~2008年)》、《中国森林生态史引论》、《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中华大典·林业典·森林生态与资源分典》、《银杏文化脉络》等著作20余部。在《林业科学》《林业经济》《世界林业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提出了“建成森林中国”、“培育云根林”、“提高森林厚度”、“拓展人林共生时间”等林业发展理论和观点,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