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新昌县中医院于改革开放初启鹏程的春天里诞生,在百舸争流的现实中成长。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1123”(即:坚持党建引领,将全面建设中医药特色鲜明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作为发展核心,贯穿“中医特色+综合实力”两条主线,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立足党建、数字、管理“三大”基石,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发展路径,2013年成功通过国家三甲中医院评审,2021 年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中达到全国第 109 位,居全省第 13 位、全省县市区中医院第2位,擘画出县级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强化“强医惠民杏林红”党建服务品牌
医院党委书记梁永红表示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把党组织建成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为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委书记梁永红
医院党委实施“强医惠民杏林红”党建服务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中医特色更显,综合能力更强,管理更精,服务更优,效益更好”的全省一流县级中医名院建设。不忘“强医”初心,以“双下沉·两提升”为契机,积极对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开展名医工作室建设。目前已建成葛琳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新昌站、俞景茂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新昌站、曹岳鹏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院内国家级、省级专家工作室已达15个,其中俞氏中医内科入选绍兴市非物质遗产名录。实施“中医特色优化提升工程”,建成中医特色诊疗中心,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成立绍兴市首个中医经典病房。勇担“惠民”使命,通过每年开展膏方节、冬病夏治、送医下乡活动等,持续彰显了“杏林红”本色。
以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为载体,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注重提升有中医特色的急重症救治能力。一是医院优先发展急重症学科、微创外科、肿瘤科、中医特色学科等一批满足基层老百姓需求的临床学科,突破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等“卡脖子”技术,2022 年全省中医院DRG技术排名中我院 12 个病种手术(治疗)量居全省中医院前 5 位,其中 2 个第 1 位。二是实行“院前急救-急诊-重症医学”一体化管理,建立基于 5G 的急危重症全链条体系,院前急救量占县域总数近 40%。三是开展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均获得国家认证授牌,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三项认证的中医医院。
以党建赋能为基点,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设“老百姓自己的医院”。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出“惠民便民”最强音,2023年被上报为市卫健系统“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公立医院。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建设首年各分院住院人数上升最高达127.85%,门诊人次上升最高达20%。补齐公共卫生工作短板,3家分院在2023年全县公共卫生半年度终考核中获第1、第3、第5位。
依托省“健康大脑+智慧医疗”体系,强化数字赋能。率先实施“云医院”“诊间屏”“影像云报告”“医后付”“两卡融合”等大批智慧医疗项目,建成连贯医疗服务中心、入院准备中心、互联网医院,2022年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甲评审。注重管理赋能,将支部建在科室上,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诊疗组长负责制,加强现代医院运行管理。
谈及医院的发展之路,党委副书记、院长徐林根认为,在急重症病人的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在患者诊治全流程全环节应用并且如何把中医药优势发挥到极致是未来建设的重点。
党委副书记、院长徐林根
全方位构建药事管理质量体系
据药事副院长张敏丽介绍,医院党委以持续优化药事管理质量体系为目标,早在2010年便提出临床药学建设意见,重视临床药师人才培养,提升药学服务能力,自2013年正式成立临床药学室,目前已有5位专职临床药师。医院通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的合理用药工作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新药引进评审专家组以及麻精毒性药品组等10个工作组,实现对全院药品从采购、验收、保存、调剂、到临床应用的全流程精准管控。
副院长张敏丽
通过设立23项医院药事管理指标,对抗菌药物、中药应用、处方合格率、重点药物采购及使用等开展常态化监测干预。严控新药引进关口,合理推动国家集采药品使用,2023年药品占比下降至18.5%。在药学服务拓展方面,积极研发中药院内制剂,优化医院协定方,深入社区、老年大学等有序推进药学科普活动。
医院党委书记梁永红表示“讲政治聚潜力,党建引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今后,医院仍继续坚持高擎鲜红如炬的党旗,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围绕“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综合性县域标杆中医院”的发展定位,打造“中医特色+综合服务”双翼并举新格局,保障医院在改革浪潮中、竞争格局中实现错位竞争、特色竞争,实现县级中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