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传感器因其小体积、低功耗、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工业监测等诸多领域。然而,正是由于微传感器的“小”、“微”特色,使得对其科研一直面临着尺寸小、信号弱等难题。攻克技术难点,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成为业内科学家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薛茜男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微波高频传感芯片与片上生化微系统的研究。她立足科研难点,创新突破,让“小芯片”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为促进新质生产力贡献了巾帼之力。
创新“微”科技 塑造“超能力”
芯片虽小,却蕴含高科技。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薛茜男认为微型传感芯片的研发非同小觑,秉承着持之以恒的科学家精神,不断创新求索,团队开发了柔性穿戴生物传感芯片、非接触管道监测贴片、在线监测及智能穿戴微型传感器等创新产品,并使其应用推广。因创新贡献,薛茜男荣获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其所属天津大学MEMS团队非常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近年建设成立了天津市科技局挂牌的天津市微纳机电系统(M/NEMS)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薛茜男任中心副主任。
薛茜男是一名很常见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朴素、干练、思路清晰。她说道,科学研究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光亮”的过程。但正是这份摸索和坚守,点燃了她对微纳传感技术的无限热情。她和团队面对微传感器尺寸小、信号弱的难题,不断尝试新思路,从材料设计到结构优化,一步步突破技术瓶颈。她曾带领团队在实验室连续奋战数周,终于成功调控了纳米粒子的亲疏水性,使其在传感界面上实现了均匀分散。这一突破让血液指标的微芯片系统从实验设想到实际产品,成为国内首个此类系统。而当她在团队前辈的基础上努力攻关,看到制备出的生物纳米阵列传感器时,那种分子有序的排列让她激动不已。她回忆道:“我们终于能够将蛋白检测的下限推进到aM量级,当时很激动,这可是一种极限挑战!”
灵感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要提创新中的灵感闪现,薛茜男还真有一次创新的灵感来源——微波传感技术的结合。当时,她在微结构调控上遇到了瓶颈,但偶然间发现微波场和生物传感器的潜在耦合能力。于是她迅速带领团队探索这一方向,开发出了超微结构微波传感芯片,不仅解决了航油多参数检测的问题,还让她在传感器领域内顶级大会的报告中收获了掌声。她说:“科学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从问题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再把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为了让芯片更贴合人体,他们不断优化柔性材料和结构设计。她笑着回忆道:“有一位团队成员自愿当了我们第一代芯片的‘人体模型’,我们就在他手臂上做实验。虽然技术当时还不够成熟,但看到汗液监测逐步变得精准,我们都感到特别自豪。”由此基础之上,团队开发出一系列智能传感微系统,服务公共卫生、人体健康及工业生产。
科学家既是探索者,也是改变世界的推动者。薛茜男认为科学家的使命不止是探索未知,还要为社会带来实际改变。她常笑称自己是“科研界的实干派”,但她的团队一次次的创新,确实把实验室的成果推向了服务国家安全和公共健康的前沿。谈起科研生活,薛茜男始终保持一颗谦逊而好奇的心:“科研道路总是充满挑战,但每一次突破,都是和团队一起见证科学之美的过程。这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培养“芯”人才 弘扬“创新力”
科学和教育是一体两面,科研探索与育人实践相辅相成。“科学研究要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更要着眼长远。”谈到教书育人,薛茜男意味深长地说。作为一名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她不仅致力于科学前沿的开拓,还将教育事业视为塑造未来的使命。
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将生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这是薛茜男多年育人经验总结。比如,在主讲《传感器》课程中,她引入课堂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环节,将微纳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为教学素材,启发学生思考传感器技术如何改变世界。她的学生们形容她的课堂是“打开科学新世界的钥匙”,她也因此连续多年获得学生好评。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品格和精神。为此,薛茜男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引导他们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屡获国家级奖学金、科技创新奖,许多人在科研道路上崭露头角。她自己也因卓越的教学贡献,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她常对学生说:“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知识,更是帮你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她用智慧和热忱搭建起一座桥梁,为学生们通往未来铺平道路。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薛茜男看来,人才和创新两者缺一不可,她将坚持推进“教研相长”,在科研创新中塑造人才成长,共同致力于微波高频传感芯片与片上生化微系统的研究和推广,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文/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