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平台经济中心和中国市场学会今天联合发布《数智化电商产业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电商直播对于增加就业和收入有显著影响,直播场次每增加1%,相关总就业人数增加0.29%。
《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占GDP的42.8%。数智化电商产业带正在形成,这一基于数据要素和数智技术赋能而形成的新型产业集群,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动力。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李勇坚表示,在电商平台支撑下,很多地方已形成一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聚性越强,其经营活力越强,带动区域经济更为活跃。数智化电商产业带形成显著外部规模效应,提升了产业活力”。
根据《报告》,直播电商带动产业带数智化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催生带货主播、直播运营等新职业,同时也带动了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就业增长。《报告》显示,直播场次每增加1%,与直播电商相关总就业人数增加0.29%。
电商产业带数智化转型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报告》,2020年至2022年,产业带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直播电商增加4.1个百分点。此外,《报告》显示,电商产业带数智化转型更具有普惠性,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强于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