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是金融机构为经济主体向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过程中为其提供的融资工具,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型金融工具以转型债券和转型贷款为主。国内外现阶段聚焦的行业以高碳行业和传统行业为主。转型金融工具的参考标准以区域性“分类目录”(如中国大陆的转型目录、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等)或一些国际组织提出的“指导原则”(如CBI转型的五项原则、ICMA气候转型融资四个关键要素等)。因兼具环境贡献、行业标准、金融稳定性等专业要求,转型融资工具的使用,一般需要专业机构提供第二方意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高碳行业及其产业链的实体均具备减少碳排放的压力,因此转型融资的需求将远远大于绿色融资的需求。
中诚信绿金国际深入研究香港融资市场的情况,根据融资方业务实际特点,依据现行国际上和中国大陆和香港转型金融的标准作为指导原则,不断完善转型金融的评估的方法体系,助力香港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建设。在近期WST Pro / SereSbond中资美元债平台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资离岸债券SPO(第二方意见提供方)排行榜。中诚信绿金国际在交易数量、市场份额占比、发行规模等方面以绝对优势位列榜首。
转型金融的核心要求
中诚信绿金国际参考行业协会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气候转型融资手册(2023年版)》的要求进行展业。该手册通过定义气候转型金融的具体内涵并对转型融资的信息披露提出四项原则性要求,即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比性,推动转型金融信息披露走向规范化,成为行业通行的标准和原则。
在该手册中明确提出了转型融资四类基本的框架:
气候转型战略与公司治理转型计划是该类融资工具的核心,主要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手段,如详细的资本支出计划和相关技术影响。
业务模式环境重要性分析转型融资应支持融资方逐步降低其核心业务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或者不断发展新的业务线以扩大低碳业务活动。
气候转型战略和目标应以科学为基础气候转型战略应可量化测量并符合基于最佳市场实践的方法论。这里可以具有落地效果的方法论是参考适当的基准标杆以及行业特定的温室气体减排轨迹。
相关执行情况应体现透明度在体现透明度的层面,建议融资方对转型计划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包括任何内部碳成本)保持信息公开,以实现拟定的气候转型战略。融资方应定期报告相关支出预期的定性及定量的成果和进展。
转型金融在香港市场的实践
2024年5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提出转型金融的发展目标,并在绿色与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中明确提出将给予融资补贴。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对转型融资工具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融资方有充分展示和披露的转型计划
融资工具获得了外部评审意见并采纳国际通行的标准和原则进行评估
对于有募集资金投向要求的融资工具,外部评审需明确募投项目符合国际通行的目录结合香港监管要求和实际展业情况,融资方应全面展示现阶段业务情况和行业特点,披露现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包括范围一、范围二,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披露范围三。同时合格的转型计划应展示融资方在短、中、长期三个阶段的转型目标和规划,应重点结合自身业务性质披露降碳目标和减排路径。
中诚信绿金国际认为融资方通常具备以下要素才能符合转型金融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降碳项目明确的降碳项目是开展转型融资的核心。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气候转型融资手册(2023年版)》的建议,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必须适合融资方所在的行业和地区,并考虑到融资方的实际情况,不同的融资方通常处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转型阶段、遵循不同的转型路径,应着重考虑所在行业和地区的政策和要求。同时按照香港监管要求,具备降碳效益的项目应符合国际通行的目录要求。一般业界建议融资方应比照《巴黎协定》的要求将温度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及香港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规划,深度考虑自身产业特性和降碳项目,进而以短中长期阶段性减排目标,设定切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减碳目标。
要明确碳排放边界一般采用运营控制权法或股权比例法对融资方温室气体排放组织边界进行界定,通常包括自身运营排放及子公司产业运营排放。相关数据会进行证据溯源,保障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碳排放核算对于融资方有较高的要求,可以借助外部服务机构开展相关碳核算的服务。
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高效有力的管理水平减碳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考验融资方整体的管理与运营能力,通过组织内部多维度和全方面的统筹协调才能完成公司层面高质量的温室气体的披露。
中国银行于2021年最早开始发行转型债券,明确展示自身在低碳转型发面的规划和战略,相关募集资金用于火电行业天然气废弃热能发电和水泥行业发电项目,并每年定期披露降碳项目的环境效益,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
转型金融的发展建议
中诚信绿金国际认为,转型债券和转型贷款作为创新型的融资工具,不仅仅可以起到促进低碳转型发展,也能成为促进实体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的管理工具。融资方通过详细披露的转型计划,将提升投资人对于其业务的可信度和关注度,通过外部披露的形式约束和强化自身运营。
转型金融的成功依赖于"政策清晰度+市场可信度+技术可行性"的三重平衡。在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发展不断演变的市场阶段,转型金融业务的发展将成为助推实体行业低碳发展的重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