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HDC 2025)期间,应用现代化产业峰会2025圆满举办。峰会汇聚来自软件产业界的200多名嘉宾,共同探讨在智能时代应用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道。在峰会上,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部长徐峰发表了“应用现代化,让智能触手可及”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应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的最新观点。
未来AI市场的增长重点已从“拼算力”和“拼模型”逐步转向“拼应用"。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25年将成为AI应用的爆发元年,智能应用市场预计将在2034年突破1.7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5.3%。对企业而言,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将会推动业务变革和思维革命。企业的研发、营销服、供采制、财税法等六大核心领域的数万个业务细分场景正在被AI重构,带来企业效率的提升和生产力的跃迁。
徐峰指出,从云原生应用逐步走向AI原生应用,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面临四大挑战。
在开发阶段:由于应用的组成从单一的代码,变成 数据-模型-媒体-代码 融合的 “数智媒软” 融合应用,其开发的复杂度大大提高。再加之智能应用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有限的开发人力将难以支撑交付重任。
在运行阶段:Agent作为一种新型应用,它的快速部署和智能弹性成为新需求。同时,随着Agent产生的数据流量的爆发,如何保证Agent之间,Agent与大模型之间的稳定、高效的通信,需要可靠的数据流转和缓存机制。
在运维阶段:AI原生应用的主动性和不确定性为运维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在Agent复杂多变的调用链条中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还需要对Agent自主调用的时延、成功率等进行观测和评估。这些都不是传统运维能够解决的。
在集成与治理阶段:怎样让海量传统应用快速添加MCP Server变成可以被Agent调用的新工具,这将成为新挑战。此外,智能应用之间,智能应用与传统应用之间的集成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人工集成方式将难以适应这种场景。
为应对挑战,企业需要构建智能应用平台来支撑传统应用走向AI原生应用。该平台基于云和AI原生的核心技术,覆盖应用全生命周期,全面加速传统应用向AI原生应用演进。智能应用平台有以下四大支柱:
·智能应用开发生产线:承载“数智媒软”的未来应用的研发工作,有效降低智能应用的开发难度。同时,原有的辅助开发助手将升级为开发团队中多角色的数字员工,这些数字员工与开发人员无缝协作,大幅提升软件研发效率。以华为云CodeArts Doer为例,这一工具已逐步具备覆盖全流程、多智能体协作、自主学习、数字人交互等能力,实现由AI主导的全流程自主开发。
AI和低代码的结合也将大幅提升应用开发效率。基于Astro Doer低代码工具,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对话就能生成应用,再通过托拉拽进行调整和优化,开发效率直接提升了10倍。采用AIOC智能大屏,讲一句话就能替换大屏组件,自动生成SQL代码来查询和配置数据,开发效率提升3倍以上。
·AI原生应用运行环境:主要解决了Agent运行时的三个关键问题:流量治理、数据流转和托管加速。
流量治理上,将传统API网关升级为AI网关,为用户选择适合的Agent处理请求,让推理结果更准确。同时支持多种鉴权方式,保障Agent访问大模型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升级CSE微服务注册中心,新增MCP Register功能,直接复用微服务架构的成熟经验来管理MCP Server,让治理更简单。
数据流转上,华为云DMS服务支持A2A协议,能保障Agent之间数据通信的高稳定性。其异步削峰填谷功能,适合处理高并发、长时间的推理任务,增强同步推理的能力。
托管加速上,华为云提供包括专为Agent设计的CAE,以及适合托管MCP Server的函数计算服务FunctionGraph,支持毫秒级弹性伸缩,资源利用率提升30%。华为云DCS实现Token和上下文缓存,可以做到亚毫秒延迟,减少重复推理,降低算力消耗。
·AI原生全栈可观测:针对Agent的自主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企业不仅在运行阶段需要对全链路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还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对Agent进行预先评估,提前优化和治理AI效果。通过AgentOps的理念,用“观测左移”的方法,覆盖从用户侧到Agent应用层和模型层,构筑起全链路可观测能力。同时,将观测范围扩展到了开发阶段,对智能体提前评估,减少上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用智能组装:ROMA MCP是华为云最新推出的企业一站式MCP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已支持华为云所有云服务API的MCP标准化改造,开发者可通过统一的MCP接口,便捷调用华为云的计算、存储、AI等240+云服务。ROMA MCP能把企业现有的传统API“一键转换”成MCP。让企业“零门槛”快速搭好开放的MCP接口。ROMA MCP采用“发布-订阅”模式搭建了企业内部的“MCP资产市场”,一次部署就能被全公司复用,减少了各团队的重复开发。同时,通过集成智能体,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 “连接中枢”,一句话生成AI集成流,大幅降低集成门槛,加速传统业务智能化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未来应用向L4自主智能体和L5超级智能软件演进,跨域和全域智能体将逐步诞生,围绕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将产生更多新的变化,届时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涌现,进一步加速传统应用向更繁荣更智能的现代化应用进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