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App近期发布的《2025年Z世代新职业洞察报告》揭示:Z世代正在用兴趣、创意等重塑职业世界。他们不是逃离职场,而是在寻找一个值得为之付出“我”的出口。
一、“工资3万以下不用情绪管理”:Z世代的职场宣言
在热议“工资3万以下不用情绪管理”的背后,是Z世代对“情绪劳动”的深刻洞察。他们敏锐察觉到,工作早已不只是付出时间与技能,还意味着源源不断地调动情绪、维系关系、承接反馈。但这一切,常常得不到合理对价。
Soul App《2025年Z世代新职业洞察报告》显示,“心理健康与情感陪伴类”职业(如心理咨询师、解忧师、陪诊员等)以40.0%的兴趣度位居新职业榜首。这表明,Z世代正在将“情绪价值”从无形感受转化为有形职业,并主动参与其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12%的从业者在情绪类新职业中累计收入超过1万元,5%的人收入超过5万元。情绪劳动正在成为新一代的“热爱经济”。Z世代不再仅仅满足于“忍耐换饭碗”,而是寻求“热爱能养活自己”的职业路径。
他们的职场宣言不是消极逃避,而是积极转向:不再透支自我情绪,而是转化为真正有价值的情绪支持者。
二、“新职业”风口上的Z世代:灵活、创意、多元体验
新职业的魅力何在?答案是两个关键词:灵活与趣味。
Soul报告指出,“时间灵活”“创意灵活”“地点灵活”分列新职业吸引力要素的1、2、4位。这意味着Z世代希望打破时间-空间-管理层级的限制,在工作中保留个体选择的权利。
在兴趣领域的选择上,“体验经济类”与“游戏电竞类”职业分别以28.3%和27.1%的兴趣度排名第二、第三。从调香师、试吃员,到游戏主播、电竞选手,Z世代将个性体验与职业路径打通,赋予“爱好”以职业化的可能。
不再“只是有一份工作”,而是寻找“自己的职场人设”。Soul App数据显示,已有36.1%的Z世代正在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从事新职业,这不仅是兴趣的落地,更是自我定义的真实写照。
他们将人生的重心从“谋生”转向“成就自我”。
三、新职业,也在缓解“35岁焦虑”
如果说过去的“35岁危机”是一场年龄的惶恐,那Z世代的回应则是:我不靠资历活着,我靠不断成长立足。
Soul App报告显示,57.2%的Z世代认为新职业能“完全或部分缓解”35岁焦虑。他们相信,只要保持学习力与成长曲线,就能突破“年龄门槛”的限制。
这一点在学习方式上尤为明显。48.4%的Z世代使用AI工具丰富个人知识与技能储备,这一比例几乎与参与线下活动(如展会、主题研讨会等)持平。AI辅助学习已成为这代年轻人应对不确定性的新常态。
他们以“自我进化”代替“被动等待”,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起点。
四、Soul App如何助力年轻人完成“从热爱到职业”的跃迁
在新职业的探索路径中,Soul App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重要一站。
平台数据显示,#SoulReal职场#和#职场妙计#话题,均有3000k 以上的浏览量。年轻人在这里讨论如何做简历、如何说服面试官,也在讲述如何在一场群聊派对中结识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从而实现从“兴趣表达”到“职业链接”的跃迁。
Soul App通过其“兴趣标签”的机制,为Z世代搭建了一个无需“拼人脉”,即可“挖机会”的社交环境。
与此同时,AI工具也在辅助年轻人完成职业定位与表达:
通过虚拟达人、苟蛋等AI工具模拟面试对话,帮助用户进行问题预演与话术打磨;
通过智能推荐,辅助生成更具个人风格的技能标签与介绍语;
通过社交话题的多样化匹配,建立用户间更真实、更自然的职业连接。
这一切,使Soul不仅成为兴趣社交的空间,也成为新职业场域的温床。
结语
“工资3万以下不用情绪管理”,不只是一次职场吐槽,更是一代人对自我价值与职业尊严的主动表达。Soul App《2025年Z世代新职业洞察报告》显示,这代年轻人没有逃避职场,而是选择用“新职业”回应传统压力,用“热爱+自在”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图谱。他们不再只是被筛选的简历投递者,而是主动出击的角色设计者,他们不再把工作等同于消耗,而视为自我实现的通道。
Soul App一直陪伴着年轻人,在兴趣、表达、连接之间,打通从热爱到职业的那条路。在这里,工作不是标签,而是Z世代用来讲述自我、定义未来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