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副总理霍贾耶夫·贾姆希德,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理办公室总理对华事务顾问、对华合作司长依赫提亚尔·尼亚孜穆拉多夫在上海会见了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惠明、及迪洛斯人工智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团队一行。
与会各方拟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联合在乌国首都塔什干,共同设立国家级的环境综合治理研究院,涵盖林业与生态环保两大领域,并以生态修复、智慧林业与人工智能应用为核心方向。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副总理霍贾耶夫·贾姆希德在会谈中明确要求各方尽快派团赴乌兹别克斯坦推进研究院落地建设,加速落实各项合作事项。
乌兹别克斯坦方面介绍,该国森林覆盖率不足8%,林地面积约320万公顷,以梭梭林、胡杨林等耐旱植被为主,生态脆弱且分布零散。咸海萎缩导致北部和西部盐碱化加剧,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显著。防护林建设、耐盐经济林种植及林业碳汇开发成为国家优先任务。同时,固体废物年产量约1400万吨,回收率不足5%,荒漠化面积超过国土面积80%,部分区域每年多次发生盐尘暴。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实施“绿色空间”计划(目标到2030年新增林地100万公顷)、固体垃圾管理战略和《2019-2028生物多样性战略》,大力推进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与绿色产业培育。但林业与生态环保领域仍面临机械化水平低、监测与数据管理能力不足、跨领域技术协同不足等问题,亟需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与现代治理体系。
该国家级研究院计划由东珠生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迪洛斯智能三方共同建设与运营,形成生态修复+林业科学+人工智能的协同创新格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将长期派驻林业与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与乌方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
研究院定位为国家级跨学科创新平台,融合生态修复、循环经济、智慧监测与人工智能四大核心功能,设立包括:
咸海生态修复与智能治理中心
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中心
荒漠化防治与智慧灌溉中心
水环境治理与数字孪生中心
生态遥感与林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在
人工智能方向,迪洛斯智能将引入多项前沿技术,包括:
全国林业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测和地面传感器数据;
适用于盐碱化与荒漠化区域的植被识别、长势分析与碳汇测算AI模型;
AI原木检尺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原木尺寸、材积的自动化高精度测量;
活力木测量技术:通过传感器与AI分析,实时评估立木生长活力和健康状况;
智慧灌溉决策系统、林业灾害预警系统及数字孪生林业管理平台;
区块链+AI结合的碳汇交易数据可信记录与动态监测系统。
分阶段实施计划(2025—2028年)
基础建设阶段(2025年):完成中乌两地总部建设,组建涵盖生态治理、林业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发布集AI分析功能的生态环境数据库1.0版。
能力提升阶段(2026年):建成国家实验室认证的分析测试与AI计算中心,部署智能垃圾管理系统及智慧灌溉系统,在林业生产环节落地AI原木检尺与活力木测量试点。
全面发展阶段(2027—2028年):在全国林业监测网络中全面部署活力木测量系统,实现AI技术商业化转化并主导区域技术标准制定。
该项目深度契合乌兹别克斯坦《2019-2028生物多样性战略》《固体垃圾管理战略》等国家规划,是中国生态、林业科学与人工智能企业业务出海与技术经验输出的标志性行动,将为中亚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模式,并成为中国—中亚绿色“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战略高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