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线教育行业经历政策调整与技术变革的十年间,伴鱼从单一英语绘本产品,成长为覆盖多学科的 AI 教育平台。创始人黄河在采访中揭示,“个性化陪伴” 的初心与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把握,是其穿越周期的关键。
2015 年,当多数教育机构仍依赖线下模式时,黄河已洞察到 “Z 世代” 儿童对数字设备的天然亲和力。“这代孩子从小接触 iPad、手机,在线互动对他们而言不是障碍,反而能提升学习效率”,他由此确立 “用技术实现因材施教” 的路径,推出的英语绘本产品凭借分级阅读体系和动画互动,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伴鱼’的名字里藏着我们的野心”,黄河笑言,“‘伴’是方法论,‘鱼’是愿景,但我们从没想过只做英语”。随着用户需求多元化,伴鱼逐步拓展至语文、数学等学科,而 “双减” 政策加速了这一进程。他观察到,政策倒逼行业回归教育本质,“阅读、思维等底层能力被空前重视”,这与伴鱼的长期规划不谋而合。
伴鱼阅读营的成功,印证了个性化教育的市场潜力。该产品通过 “纸质书 + IP 讲解 + AI 互动” 的模式,解决了家长 “买了书孩子读不下去” 的痛点。黄河举例,有家长曾为孩子购置数十套英语读物,却因难度适配不足、缺乏引导,最终束之高阁,“我们的体系能让孩子从零基础读到《哈利・波特》,靠的是精准分级、趣味讲解和实时反馈 ——AI 会根据答题情况调整难度,既不让孩子觉得太难而挫败,也不会因太简单而懈怠”。
AI 技术的深度应用,让个性化从理念变为现实。黄河介绍,伴鱼的 AI 系统会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数据,构建专属 “知识树”,“比如一个孩子在‘时态’语法点上频繁出错,系统会自动推送相关练习,并通过动画场景帮他理解”。这种 “千人千面” 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教育成本,更让优质资源触达更多家庭。
谈及行业竞争,黄河认为 “IP + 技术” 是伴鱼的护城河。“Tina大王、可可老师这些 IP 不是简单的虚拟形象,而是孩子愿意信任的‘学习伙伴’”,他强调,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兴趣,“当孩子每天主动想听Tina老师的课,学习就从任务变成了乐趣”。同时,伴鱼的技术团队持续优化模型,确保 AI 能理解孩子的 “童言童语”,甚至捕捉语气中的困惑。
“教育不是赚快钱的生意”,黄河坦言,十年间伴鱼经历过政策调整时期的至暗时刻,但始终坚持 “产品说话”,营销投入远低于同行。他相信,AI 将重塑教育的生产力,“未来的竞争,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比谁进化得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