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恒祥宏业主办的“湿陷性黄土、深厚填土、坡积土地基既有建筑物注浆抬升技术暨《既有建筑物无损可控注浆抬升纠倾技术规程》”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邀请13位行业权威专家参与,其中包括8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围绕会议主题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专家汇聚:专家组助力规程制定
《既有建筑物无损可控注浆抬升纠倾技术规程》的标准化,对地质工程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质量与效益。本次研讨会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共同对该技术规程章节设置、逻辑结构及规范性提出关键意见。
会议主席:
北京勘察设计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沈小克大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王笃礼大师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化建新大师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徐张建大师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 蒋建良大师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 许再良大师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 王立军大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刘文连大师
会议专家/图
参会专家: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 傅志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王贵和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马永琪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教高 佟建兴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秘书长 徐前
会议专家/图
制定背景:应对复杂地质下的建筑难题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城市建筑沉降问题较为普遍。地质、勘察、设计及施工等因素易导致建筑不均匀沉降与倾斜,威胁建筑安全。恒祥宏业依托其“无损可控抬升纠倾技术”的丰富工程实践,推动该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为建筑加固抬升纠倾提供科学、安全且精准的技术依据。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全球湿陷性黄土、深厚填土及坡积土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沉降治理,典型案例如:西北某11层住宅楼加固抬升纠倾工程,累计抬升115mm;河北某万吨焦炉煤气柜抬升纠倾工程,倾斜率恢复至0.3‰,体现了该技术在高难度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专家点评:技术规程框架明确修改意见
为保证技术规程协同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提高技术规程编制质量和示范引领作用,恒祥宏业工程师对《既有建筑物无损可控注浆抬升纠倾技术规程》的编制背景、编制目的、编制过程、规定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专家组对技术规程文本给予高度评价,并从规程框架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勘察与评价、设计、施工、监测、检验与验收等核心角度对标准提出了中肯宝贵的修改意见,为标准的修改完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专家认可:技术先进达国际领先水平
经质询、讨论,专家组总结形成如下意见:
1、该可控注浆技术可实现湿陷性黄土、深厚填土、坡积土地基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结构抬升纠倾,效果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2、该抬升纠倾方法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绿色低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建议继续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推广应用。
国际领先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先锋力量
恒祥宏业在高层建筑抬升纠倾领域获科技部“总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认证,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已制定1部企业标准,拥有国内外专利144项(含国际发明12项),发表论文11篇(含SCI 6篇),20年来完成建筑加固抬升纠倾项目1000+。
其自研的“无损可控抬升纠倾技术”采用微创无损工艺,无需破拆,扩散范围及速率可控,适用于各类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偏工程。施工无噪无尘,不影响生产生活,智能监测,抬升过程可视化,显著增强地基承载力。年均减少建材消耗数亿吨,节能减碳,材料绿色安全。
重要意义:填补空白推动行业升级
该规程的制定将填补复杂地质条件下建筑加固纠倾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技术依据与验收标准,为市场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在建筑沉降治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恒祥宏业将坚持技术创新研发,积极参与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智能监测技术创新,为构建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行业持续注入科技动力,全面提升我国地基处理与灾害防控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