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博:以科研之笔书写能源革命的“家国答卷”

2025-09-08 09:29:17     来源:

在能源化工领域,田博的名字与“技术突破”“产业创新”“家国担当”紧密相连。作为一位集科研专家、技术管理者、产业推动者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她用20余年的坚守与探索,在煤制油、含碳资源热解等技术领域刻下深深印记,更以“博学笃行、惟真惟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研精神,为中国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一、学术积淀:博学笃行的科研根基

翻开田博的履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地图: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再到斯坦林布什大学的化学工程理学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化学博士,再到剑桥大学数据分析、MIT技术创新等高端管理课程,形成“技术+管理”双核驱动能力。她的求学轨迹横跨中美南非三国,涵盖化学工程、反应工艺、流程模拟等多个领域。这种“多维度”的学术积淀,为她日后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需要广度,更需要深度。”田博常说。在剑桥大学的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创新加速项目中,她不仅汲取了国际前沿的数据分析与管理理念,更将“系统思维”融入技术研发。这种“技术+管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让她在后续的项目中既能精准把控技术细节,又能高效协调团队资源。

截至目前,田博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及计算机软著近30多项,并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Americ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及编委。这些成果不仅是她学术能力的见证,更是她“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生动写照。

二、技术攻坚:惟真惟实的创新实践

2006年,田博加入南非SASOL技术公司,开启了她技术攻坚的“黄金十年”。作为全球煤化工领域的标杆企业,SASOL的间接液化技术代表着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而田博的加入,为这一技术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SASOL的南非Secunda基地和意大利罗马团队中,田博主导了多个核心项目:从高温费托合成(HTFT)与低温费托合成(LTFT)的集成工艺研究,到新型流化床反应器与分离工艺的开发;从费托合成尾气处理技术的突破,到油品催化裂化及加氢工艺的升级,她的每一次创新都直指行业工艺加速升级。

“技术的价值在于落地。”田博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在SASOL的“20% Growth Programme”中,她带领团队将8个间接液化项目从实验室技术开发推向工业化应用,成功实现了试车与开车。其中,美国USA-GTL低温费托合成项目的五个核心单元工艺开发,更是以“高端清洁油品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突破,赢得了公司同行的认可。

2017年,田博回国加入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课题负责人,特聘化工技术专家。在这里,她将目光投向了“含碳资源热解技术”这一更具挑战性的领域。从煤炭分级液化工艺的开发,到含固油浆、煤焦油、塑料与生物质有机固废的热处理技术研究,从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到工程技术开发,从专有设备开发到工艺集成,工程设计审核,每一步都有田博士的辛勤付出和,她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以“含固油浆流化热解技术研究与中试验证”项目为例,田博团队通过小试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区间,设计开发了流化床装置与分离装置,并结合热态与流态化冷态实验,突破了进料系统、反应器内构件等关键技术。2020年,该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72小时专家鉴定,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含固油浆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2022年起,负责开发有机固废流化床油气联产技术,实现液化减压渣油、重油、塑料、生物质等废弃物转化高端油品。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72小时专家鉴定。

三、产业报国:守正出奇的家国担当

“科研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国家需求。”这是田博始终坚守的信念。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紧密围绕着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战略需求。

2023年起,田博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与了榆林500万吨/年CTL(煤制油)联产100万吨/年LNG(液化天然气)升级示范基地项目。在该项目中,她不仅负责费托合成、脱碳单元、尾气加工等核心单元的审核,更主导了煤焦油热解新技术、渣蜡热解回收技术的开发。通过耦合电解水的绿氢能源,她为项目优化了工程设计,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十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双碳”目标提出后,田博又将目光投向了“新型煤化工产业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作为国家科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她带领团队开发了多项节能减排新技术,其中“煤与生物质固废共热解协同作用与方式研究”更是获得了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奖。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将为中国煤化工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从南非到意大利,从神华集团到中科合成油,田博的足迹遍布全球能源化工版图,但她的心始终系着祖国。“能让中国的煤炭资源更清洁、更高效地利用,是我作为科研工作者最大的价值。”她如是说。

四、团队引领:追求卓越的管理智慧

作为科研技术专家型管理者,田博深知“单打独斗”难以成就大事。在中科合成油,她带领的课题组虽只有3-6人,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却始终保持着“高效、创新、协作”的团队文化。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赋能。”田博倡导“问题导向”的研发模式,鼓励团队成员大胆假设、小心验证。在“有机固废流化床油气联产技术研究”项目中,她带领团队从原料表征到流程模拟,从反应器工艺设计到工程放大,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和团对一起最终成功开发出5000吨/年的中试装置,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田博还注重团队成员的成长。她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分享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并鼓励年轻工程师参与国际会议与学术交流。在她的培养下,多名团队成员成长为技术骨干。

“田博老师不仅是技术上的导师,更是我们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一位年轻工程师这样评价。

五、终身学习:开拓创新的精神底色

尽管已拥有丰富的学术与工程经验,田博却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从工信部的“碳排放高级管理师”培训,到UC Berkeley大学的技术创新趋势高管课程培训,她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和学习。

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她的个人成长中,更渗透到她的科研理念里。在“环境保护下的化工新材料研究与应用”项目中,她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出更环保、更高效的催化剂,为化工新材料的绿色制造提供了新思路。

结语:以科研之名,赴时代之约

从南非的费托合成工厂到中国的煤化工基地,从实验室的试管到工业化的反应器,田博用20余年的坚守,诠释了“科研技术专家型管理者”的深刻内涵。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缩影。

“未来,我希望能在含碳资源热解、煤制油与化学品等领域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为中国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力量。”面对未来,田博的眼中充满信心。这位将“家国情怀”融入科研血脉的专家,正以她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能源革命答卷。

 

标签:

猜你喜欢

海信空调新品获IFA创新奖 树立舒适健康空气新标杆
智博之旅走进南川与万盛赛道:汽车达人畅享驾驶与山水风光
双证齐发!朋睿脑科学核心产品获批注册证,开启应用新篇章
万得厨柏林IFA首秀:中国AI膳食智脑重构全球健康厨房新标准
老地方﹒新世界|GitCodeAI 社区升级发布会圆满举行
数智世界 渝见未来|华为中国行2025·重庆AI+制造行业大会成功举办
CIIS2025圆桌对话丨在AI浪潮中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
TCL实业IFA 2025:奥运级科技重磅亮相,TCL NXTHOME™重塑未来“生活艺术家”
摩米士在IFA 2025重新定义不可能:推出S.Pass电源及多个艺术合作,将科技淬炼为艺
IFA 2025:科沃斯首款无限续航[1]滚筒洗地机器人地宝X11全球亮相,携全新品类引领智能生活新纪元
官宣!海信中央空调成为2026世界杯™全球官方指定中央空调
更宝马 更中国,新世代BMW iX3全球首发
三星斩获2025年IFA创新奖多项殊荣
远光九天平台入选2025年度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
洞察,应用,实践! “AI+”如何赋能电力企业流程“超自动化”
国科优选获评乡村振兴标杆案例 商业向善模式带动十万农户增收
原力氧微压氧疗舱体技术革新:以创新科技重新定义健康休憩
模式破界:ZCAR竹子买车构建无边界汽车消费生态
告别传统束缚:原力氧CEO-1碳纤维舱体的轻量化革命
洞察,应用,实践! “AI+”如何赋能电力企业流程“超自动化”
远光九天平台入选2025年度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
中国汽研汽车指数亮相智博会
全球首创!陶世智能发布世界首款高精度大负载全直驱灵巧手减速器
UiPath与Aithora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AI智能化发展
数码创新号发射成功!京校联学者携手京港两地科学家加盟研发
开学第一天,与人工智能“SAY HI”——北京移动与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公开课
做公益不限于捐款,随时随地支持你做好事的久久公益节来了!
数智百科 | 为什么超融合更适合中小企业
数字新基建赋能文化出海“LumiReel 光屿”平台构建全球传播新通道
京东联动空调品牌启动“学生宿舍空调换新”工程 首个工程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