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滩煤矿开采的煤层厚度在9到12米之间,其上覆顶板岩层坚硬、完整性极强,在如此严峻的地质条件下,常规的顶板控制手段难以应对巨大的顶板压力,迫切需要一种更强效、更安全、更可控的技术方案。正是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展现的舞台。
众所周知,煤炭开采工程风险较高,需要完备的灾害防治技术,其中,顶板事故作为我国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始终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事故多发生于采掘工作面迎头、煤壁线、切顶线等区域,由于坚硬顶板难以随工作面回采而自然垮落,极易形成大面积的悬空顶板。一旦这种大面积悬空顶板在巨大的应力作用下突然破断,其积蓄的巨大能量会瞬间释放,引发强烈的冲击和大规模“来压”等灾害,不仅可能导致冒顶事故,还会对前方工作面的设备安全和人员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为了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开采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创新研发了煤层顶板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在地下工程,特别是煤矿开采中应用的特殊技术,它主要用于在采煤工作面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通过向煤矿顶板岩层注入高压水,人为制造并扩展裂隙网络,从而实现对顶板垮落的有效控制。预先钻好钻孔,将特制工具下到煤层顶板指定位置,通过地面泵站向工具输送超高压水。水压达到一定值时,工具向岩层喷射出巨大能量超高压水射流,瞬间克服岩石强度,在岩层中形成细小的裂缝。随着持续喷射水流,裂缝不断扩展和延伸,最终形成贯通的裂隙网络,以达到弱化顶板、引导其有序垮落的目的。
与传统的爆破等方式相比,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非爆破作业,从根本上消除了瓦斯、煤尘爆炸等危险,大幅提高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它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井下空气质量影响小,且压裂作业的地点和范围可以精确控制,减少了对非目标区域的扰动。总体而言,煤层顶板水力压裂技术是现代煤矿开采中一种重要的、安全高效的辅助技术,尤其是在处理坚硬顶板、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曹家滩煤矿122104十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中,开采研究院基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地质分析-动态压裂-智能监测”技术体系。该体系利用千米定向钻机施工水平长孔,并配合智能压裂泵组及封隔工具,实现了“大排量分段后退式精准压裂”。这项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稳定在15米左右,支架工作阻力下降超过30%。更重要的是,顶板实现了“随采随垮”,从根本上消除了坚硬顶板大面积悬空带来的突然来压危险。水力压裂技术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最终,在这项技术的全程支持下,122104工作面实现了累计安全运行565天,最高日产达6.5万吨,最高月产达155万吨,总产煤量突破2000万吨。这些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通过科技手段保障安全,不仅能消除事故隐患,更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赢。
曹家滩煤矿的成功实践,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10米特厚煤层大采高一次采全高技术空白,为后续8~10米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回采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超大采高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这是开采研究院水力压裂团队辛勤付出的结果,该团队秉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理念,用科技手段克服了千米岩层的挑战,有效控制了矿压,让“世界之最”变成为现实,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开采研究院将继续深耕围岩控制技术,以持续的创新精神和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应对煤矿开采中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不断加大的安全挑战,继续为全球复杂煤层安全高效的开采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