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工业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力量”。近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旋智擎驱工业人形机器人高扭矩旋转关节”顺利完成产业化测试,标志着陕西青年科研力量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项目负责人张翼翔介绍,旋转关节被誉为人形机器人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整机的稳定性与精准度。长期以来,该类核心部件大多依赖进口,国产产品在性能、可靠性与适配性方面存在不足。团队正是基于这一行业痛点,决定从零出发,研发出真正适用于工业场景的高性能国产关节模组。
“起初我们只是想解决实训中遇到的一个故障问题,没想到一路探索下来,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张翼翔回忆说。从最初的实验室样机到能够在工厂中稳定运行的产品,团队历经上百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了从“校园创意”到“产业化成果”的跨越。
项目的研发依托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厚的军工制造底蕴。作为陕西省唯一的国防类高职院校,学校长期坚持“军工报国、精益求精”的育人理念,依托教育部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智能制造实验平台等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旋智擎驱团队用行动证明,职业院校学生同样能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这不仅是科研成果,更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未来,“旋智擎驱”团队将继续完善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让更多中国制造业拥有自己的“强劲关节”,以青春力量助力“中国智造”再上新台阶。(来源:大众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