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4日,第十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FF)盛大举行。本届展会中,天阳科技旗下战略控股公司魔数智擎作为华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合作伙伴联合参展,双方共同展示了“可解释、业务化的金融智能平台”联合解决方案,旨在携手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展会期间,华为举办了“融海计划”新成员加入仪式。魔数智擎作为出海领域的黑马企业,受邀正式加入该计划。据悉,“融海计划”是华为于2024年推出的全球金融伙伴合作计划,该计划以“融创众智,海纳百川”为核心理念,致力于联合更多具备行业洞察、优质产品与解决方案能力的伙伴,共同构建韧性智能的场景化联合方案,赋能全球金融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图:魔数智擎正式加入“融海计划”
在题为“Bridging the Gaps Between Business and AI”的主题演讲中,魔数智擎创始人、总经理柴磊深入剖析了金融数字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公司与华为的联合解决方案。

图:魔数智擎创始人、总经理柴磊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他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业技脱节”、“模型黑盒化”、“系统割裂”等挑战,严重阻碍了AI在业务端的深度应用与价值释放,导致业务难参与、业务难信任、决策难落地。为了满足业务侧对AI应用日益旺盛的需求及破解上述困境,魔数智擎联合华为推出了“可解释、业务化的金融智能平台”解决方案。Magic Engine(以下简称ME平台)创新性地将工程化AI的算法及复杂模型分析优势,与BI的数据可视化、业务可解释的能力创新融合,致力于打造真正契合金融业务决策需求的智能工具。
Magic Engine
业务友好的统一建模平台:
利用自动化算法及可视化技术,平台创新性打造了零代码极速建模组件,业务分析人员仅需5步点击即可完成建模全流程,将传统数周的建模周期缩短至数天,极大提升业务侧自主建模能力,破解“业务难参与”困境。同时,平台针对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分别提供了可视化建模、专家建模组件,充分满足不同人士的模型开发及算法创新需求。更为关键的是,平台将3大建模组件无缝集成,统一了科技与业务部门的协作语言,有效打破了“部门墙”。
多层次的模型可解释模块:
方案集成先进的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技术,构建多层次的可解释能力,使复杂模型的决策过程变得可理解、可追溯、可审计,从而建立业务信任并满足合规要求。如在全局可解释性层面,通过特征重要性排序、部分依赖图等技术,揭示模型整体的决策规律,辅助业务理解模型偏好;在局部可解释性层面,平台集成SHAP、LIME等技术生成归因分析,清晰展示各个特征变量如何共同作用导致特定结果,满足个案审计需求。
模型与规则的融合系统:
针对系统割裂问题,方案创新性实现了模型平台与规则系统的融合联动。通过独创的规则提取技术,平台支持将复杂模型直接转化为业务可读的决策规则集,并自动生成具备业务价值的规则画像(如风控策略、营销标签),打通从模型结果到业务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在介绍ME平台如何拥抱大模型浪潮时,柴磊重点展示了其最新成果——“大小模型融合的金融AI双脑”。该架构基于大模型与RAG技术,在ME平台中内置智能问答工具“小魔啾MOJO”,为建模人员提供从专业问答到报告解读的全流程辅助。这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双脑”协同范式:以左脑(预测型AI)保障结构化数据精准决策,右脑(生成式AI)支撑多模态推理与数据智能洞察,二者深度融合,形成“精准预测”与“深度认知”的能力闭环,共同构筑面向未来的新一代金融智能体系。
同时,该联合方案以华为AI智算服务器及华为大数据平台为底座,推动ME平台性能显著提升: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提升50%;分布式模型推理效率呈倍数增长;双方还联合打造了高性能实时推理解决方案,为金融级应用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
目前,该方案已在国内金融行业实现规模化落地,并加速拓展至海外市场,已收获来自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数十家金融机构的认可。这标志着魔数智擎出海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验证了方案具备服务全球多元化金融市场的能力。
近两年,天阳科技聚焦最具业务价值,通过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战略投资,进一步丰富了在金融AI领域的产品体系与技术布局,同时在关键业务领域、关键业务环节和关键科技领域进行高效部署,正逐步构建起从算力基础设施、模型研发到金融场景应用的全栈能力。在魔数智擎的发展中,双方重点关注“金融AI落地”的核心需求,在可解释AI、业务化AI等方向持续深耕,共同打造出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此前,资料显示双方已在中东、东南亚等AI新兴市场形成联动优势。
面向未来,魔数智擎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依托天阳科技集团业务优势,继续深化与华为等合作伙伴的协同,为全球金融机构带来更先进便捷、高效可信的智能产品及场景化方案,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务端可用、善用、智用AI,助力其实现效率提升与价值创造的双重飞跃,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构建坚实的差异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