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行业或者制造业稍微了解一些的小伙伴都知道,如今汽车相关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是非常大的。就在前不久,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甚至直接建议国家层面坚决打击个别企业原材料囤货与炒作行为,可见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车企的影响。
事实上,长安汽车朱华荣并非第一个提出这样建议的车企负责人,早在此前就有诸多业内外人士表示,如今的原材料上涨幅度有些夸张了。说出来可能很多消费者不信,一些汽车相关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超过10倍。
比如在论坛上,长安汽车朱华荣提到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其价格就从几万元涨到了几十万元,翻了11番。其他相关材料的价格也是屡屡创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下,车企怎么可能不“喊”出来,毕竟汽车价格不能成几何倍数增长吧。
那么,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先说企业层面,以长安汽车为例,这种原材料暴涨已经导致其旗下部分产品的单车成本上涨几千至几万元。当有一天,原材料的价格导致车企承担不了的时候,你还能买到车吗?
不止如此,如今随着原材料价格暴涨,很多上游企业开始悄悄囤货,导致很多车企花钱都买不到原材料,已经严重影响车企交付。据朱华荣表示,在前三个季度,长安汽车因为芯片和材料问题,已经影响超60万辆车的交付。即便是长安汽车这种大厂都遇到这样的困境,很多规模相对小一些的车企有多难,似乎不用我多说。
接着说对C端消费者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原材料价格暴涨对C端消费者的影响不大,最多就是提车慢一点。讲真,短时间之内这种情况并不会改变,毕竟车企也要维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你认为车企真的会赔本赚吆喝?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接下来购车优惠力度可能会越来越小……
总体来说,随着各大车企逐渐转型、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果原材料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在无形中可能导致一些企业彻底落败、退出市场,这真的不是开玩笑。文末,还要多说一句,就像朱华荣判断的那样,在未来,汽车产业依旧是最大的消费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所以,更应该打击原材料囤货炒作行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