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第三届5G演进学术交流论坛年会在贵州贵阳成功召开。大会执行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朱近康教授介绍,5G-A是当今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和应用的重点,做好5G-A是发展6G的基础。
本次大会是继2021年论坛成立后的第3次年会。会中,朱近康教授回顾成立交流论坛的目标,以及面对5G向5G-A/6G演进,动员移动通信学术界的活跃力量,与产业一起讨论解决之道,为推进技术创新,保持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持续领先做出努力和贡献。5G-A是当今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和应用的重点,在5G-A的夯实过程中,会看到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和关键,为6G创新提供期待。可以说,5G-A是发展6G的先导。6G场景需求,是5G-A场景需求的延续和发展。
5G-A节能减排研究组一期工作出色完成,二期工作正在开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建东教授牵头的无线通信系统节能减排研究组汇聚了国内12个高校近60位教授团队,重点关注5G演进过程中节能减排的重大挑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俊宇教授介绍,一期工作发布了“面向5G-A/6G无线通信系统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愿景白皮书”,积极组织科技部国家重点项目的指南发布及成功申请;二期重点研究方向包含系统级网络级能耗建模及优化、异质融合网络节能、通信与AI深度融合下的绿色智能网联、内生使能的能源通信双网融合节能减排。“5G-A是当今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和应用的重点,我们希望通过研究组的工作,一方面进一步提升5G-A的网络能效;另一方面,将移动通信行业与其他行业融合,服务并赋能其他行业节能减排,助力国家的双碳目标达成。”刘俊宇教授总结。
围绕5G-A关键频谱毫米波未来的规模应用,本次大会成立了毫米波先进技术研究组
该研究组由华南理工大学薛泉教授牵头,国内8大高校18位顶级教授打造的团队以毫米波技术创新助力eMBB规模商用为愿景,计划解决两大挑战:毫米波频段远高于sub6G的传播损耗和穿透损耗,与低频共站址前提下实现典型城区的连续覆盖。薛教授表示:5G-A是5G演进的下一跳,毫米波具备大带宽特性,在通信之外还提供感知等新能力,是5G-A的重要频段之一。研究组除了在毫米波技术创新突破外,还将为毫米波端到端产业链国产化贡献力量,助力我国通信领域在全球持续领先。
面向5G-A时代多天线多用户多业务网络带来的信道获取挑战,成立信道孪生无线通信新技术研究组
本工作组由东南大学王承祥教授牵头成立。“随着eMBB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越来越复杂。频段、天线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用户数快速增长、业务呈现多样性,都给信道矩阵的瞬时测量带来巨大的挑战,信道获取成为逼近性能界的关键瓶颈。”王教授介绍。该工作组的目标以信道孪生为切入口,探索信道孪生辅助的无线通信下一代5G-A/6G演进的新方向、新技术,非技术延长线的思考。研究方向包括信道孪生新范式、新天线、新空口与新算法。
5G演进学术交流论坛信息发布会
第九届无线大数据研讨会在次日7月15日顺利召开。无线大数据研讨会目前是国内无线通信领域学术影响力最高、参会学者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本次参会专家学者近300人。本届会议专门为5G演进学术交流论坛设置了信息发布会,针对上一年度5G-A研究进展成果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朱近康教授代表论坛向现场与会的近300位产学研专家学者做了正式发布;同时,朱教授进一步倡议更多的产业伙伴支持并参与发起成立新的5G-A研究组,鼓励更多的学术力量积极加入感兴趣的5G-A研究组,并进一步推动无线领域青年学者研讨会形成新的亮点。
图:朱近康教授发表演讲
朱近康教授的倡议引起了参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在发布会最后环节,朱近康教授总结说:“感谢各个研究课题组在筹备、研究过程中的努力工作,也感谢参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立项研究。当前组建的课题都涉及5G-A如何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演进,对后续5G-A的规模部署有帮助,体现了学术界对产业应用做出的贡献。让学术界与产业界一起共同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中,持续做大做强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
注:
5G演进学术交流论坛,于2021年7月成立,执行主席为朱近康教授;
顾问组组长:邬贺铨院士,成员包括:张平院士、朱近康教授、尤肖虎教授、龚克教授、王志勤院长等;
学术组组长:尤肖虎教授,成员包括:朱近康教授、李建东教授、牛志升教授、范平志教授、冯志勇教授、李红滨教授、薛泉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