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爱尔康全光塑技术的全球首批用户之一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旗下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正式发布了全光塑个性化近视手术,并成功在广州实现了实现了首批装机医院后的全球首例病例。
爱尔康全球屈光临床技术总监Sissimos Lemonis先生、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铮教授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并从临床和技术的不同角度,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全光塑近视手术的优越性及趋势性。
全球首批,全国首例!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实现首例全光塑手术治疗病例
作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医院集团之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旗下的重点医院,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在这次全光塑产品全球首发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国国内技术领先、医疗服务高质量的眼科医院,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的高素质专业团队,成功地开展了全球首例全光塑手术,展示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铮教授在发布会中表示: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深感荣幸能在全球首次应用“全光塑”先进的近视手术设备。这是一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备,它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屈光眼科医疗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王铮教授)
王铮教授介绍,近视手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初的表层手术,到波前引导的手术,再到个性化程度较高的个性化微飞秒(精雕C+)手术,患者对于治疗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的追求一直在发生增长。然而如何做到能够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治疗,关键就是医生对于患者眼球真实情况的把控是否全面、精准。本次全光塑手术的全面问世则真正意义上开创了“全眼个性化”的新纪元。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王铮教授)
爱尔康全球屈光临床技术总监Sissimos Lemonis先生也针对全光塑的技术优势及临床效果做了深入的分享。他表示:全光塑的光迹追踪技术大大提高了诊断和规划的效率,并为每只眼睛提供真正的个性化手术解决方案,从而为患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治疗效果[1]。
在最近完成的一项主要包括轻度近视和散光的临床研究显示,全光塑技术拥有极好的可预测性和视力结果,以及最小化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达96.3%[2],真正帮助患者实现了“所见即所得”,“高清多一行”的治疗效果。
(爱尔康全球屈光临床技术总监Sissimos Lemonis)
除了对于全光塑术式的发布及技术分享,本次发布会的另一大看点便是全光塑的手术直播。现场,王铮教授针对患者的术前检查数据进行了分析。
(王铮教授为患者行全光塑手术,广州爱尔杜慧怡主任现场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
“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术前检查主要还是集中在患者的角膜层面,而这次我们使用全光塑的技术来全程为这位患者做手术的定制,大家会发现,除了角膜的数据以外,我们还分析了这位患者的晶体情况、眼轴情况、波前像差等各方面数据,并且,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能够生成一个真实的3D眼球模型[3],这个模型,就是患者的眼球还原的——这也是我们全光塑手术的一大特点,即从一个2D的平面,进化为对于一个3D的球面全方位的定制,这个是在手术设计的层面最大的一次革新”
同时,王铮教授还针对全光塑独家专利的“光迹追踪”技术进行了分享,他向患者指出,全光塑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清多一行”的治疗效果,秘诀就是在“全”和“光”两点。全眼光学数据的获取和3D眼球的还原扫描实现了让医生更精准、更全面把控患者眼球的具体情况,而“光迹追踪”技术则是能够在手术前就通过2000道光线在眼球内优化出最佳的切削轮廓,这在以往的手术过程中是难以达成的。因此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之后能够获得最佳的视力[2]。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全光塑全球首例授牌)
据悉,作为全光塑的全球首批用户,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将以广州爱尔眼科医院作为首发点,逐步实现全光塑技术在全国爱尔范围内的覆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爱尔康全光塑能够为更多临床医生带去负能,为更多患者带来“高清多一行”的视觉体验。
爱尔康全球屈光临床技术总监Sissimos表示:“爱尔康公司一直重视技术和产品在临床中的使用情况,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非常关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作为全球首例医院的这个大事件,我们希望双方之间能够有更多临床案例的相互分享和交流,这将更好地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这项技术,为更多的中国患者带来优质的治疗。”
文献:
[1] Cummings A, Kelly G. Optical ray tracing-guided myopic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1-year clinical outcomes. Clin Ophthalmol. 2013:7 1181-1191.
[2] Alcon data on file, 2021.
[3] Mrochen M, Bueler M, Donitzky C, Seiler T. Optical ray tracing for the calculation of optimized corneal ablation profiles in refractive treatment planning. J Refract Surg. 2008;24:S446-S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