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智已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却没有人了解其中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
1976年,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在出版了《认知发展》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一个词语Metacogni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元认知”,成为“元认知”一词公认的最早出处。那么什么是元认知呢?举个例子:
有一个学生,他一直做不好数学题,总是出错,英语单词也一直记不住,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因为他也在努力学习,成绩却总是难如人意。后来,他开始对自己进行反省,思考自己之前是不是采用了不够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然后换用更有效的记忆策略或做题策略,最后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成绩。这种对自己反省和思考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在使用“元认知”。
从科学角度讲,所谓元认知,就是指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是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这个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实际上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元认知是人类独有的一项能力,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新皮层(理智脑),这才使我们具备了极强的感知和思考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讲师胡啸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元认知过程的内在认知和计算机制;常见的计算模型如信号检测论、贝叶斯决策理论、漂移扩散模型、强化学习模型等,以及贝叶斯建模方法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迄今已经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资助项目等多个重点科研项目,现已发表SCI或SSCI论文2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在元认知研究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胡啸生于1993年,2010年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4年本科毕业后,他又开始了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阶段的学习。硕士毕业后,胡啸紧接着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9月,胡啸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惠康基金会脑成像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联合培养,在此期间,不仅开拓了他的研究视野,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021年,博士毕业后,胡啸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担任讲师、师资博士后,同时正式进行元认知的研究工作。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胡啸虽然刚刚开启他的科研人生,但对于元认知领域他已经轻车熟路了。
胡啸介绍说,元认知又被称为“对认知的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测与控制,以及基于监测的结果对后续认知活动的调控,比如改变认知过程的策略等。在我们完成不同认知过程的时候,比如完成知觉外界信息、记忆信息,或者进行各种决策的时候,都涉及到元认知过程,我们需要根据对目前的认知状态的监测结果来调整后续完成任务的策略。
元认知监测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与任务完成状况的评估,它对于后续认知过程的有效调控和认知策略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心理学领域,胡啸常使用信心判断范式来研究元认知监测,即要求被试完成某个认知任务(如知觉辨别任务或记忆任务),并在每个试次的作答完成后对自己给出答案的信心程度进行评定。
比如,胡啸曾在博士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字体大小影响学习判断的认知与脑机制:流畅性与信念的作用”,主要考察元记忆的心理过程,也就是在记忆过程中对自身记忆活动的监测和控制。他还研究关注了记忆任务的难度、记忆策略、学习材料的知觉属性对元记忆监测(记忆任务评估)和学习策略的影响,他发现,当人们学习使用大字体呈现的材料时,认为自己的记忆成绩更好,而在学习小字体材料时,认为自己的成绩更差。实际上,字体大小对记忆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另外,人们在学习记忆比较难的材料的时候,更倾向于向外界求助,比如在电脑设备上搜索信息等等。
在元认知领域,还有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是元认知监测的内在机制是在不同认知领域(如知觉和记忆)之间保持一致,还是在每个领域中具有独特机制。针对这一问题,以往研究通常要求同一组被试完成不同领域的信心判断任务,并计算每个任务的元认知分辨率(resolution),它反映了个体的信心判断结果能否有效区分作答正确与错误的试次;如果被试在正确试次中给出高信心判断,而在错误试次中给出低信心判断,则元认知分辨率较高。以往研究认为,如果不同领域任务中的元认知分辨率存在显著相关,则说明元认知机制存在跨领域一般性。然而,关于这一相关是否显著存在,以往研究存在较大争议。
胡啸经过研究认为,元认知分辨率并不是考察元认知机制领域一般性的最佳指标。这是因为元认知分辨率反映的并不是元认知过程自身的表现,而是元认知监测结果与任务成绩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会显著受到任务形式的影响。即使在同一认知领域中,当任务要求不同时,个体在元认知监测时利用的线索也会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信心判断结果对任务表现的预测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元认知分辨率的跨领域相关系数可能会低估元认知机制的领域一般性程度。
为了更好地揭示元认知机制的领域一般性,胡啸使用他在此之前提出的元记忆贝叶斯推理模型(Bayesian inference model for metamemory, BIM)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元记忆是元认知的子成分,具体指个体在记忆过程中的元认知监控。BIM模型认为,个体在评估自身记忆成绩时,会同时利用当前记忆任务中的加工体验(experience)和在任务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关于自身记忆能力的先验信念(prior belief),并通过一个贝叶斯推理过程来评估当前记忆材料能够被成功回忆的后验概率;个体在元记忆过程中利用加工体验和先验信念的程度由参数Pexp来刻画,Pexp越高则个体利用体验的程度越高、利用信念的程度越低。该研究首次将BIM模型拓展到知觉元认知领域,并考察了Pexp在记忆和知觉领域是否存在显著相关。与元认知分辨率不同,Pexp纯粹反映了元认知过程自身的加工机制,因此是探索元认知机制领域一般性的更好指标。
近年来,胡啸愈来愈关注使用认知计算建模这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来对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进行研究。他表示,传统心理学研究更像是社会科学,就是通过对人进行一系列测查,根据测查结果,用文字来描述、总结人类行为的特征,形成理论观点。但是,基于文字形成的描述性理论经常存在语焉不详之处,理论观点经常存在一定的歧义,并且对不同理论进行比较也不太容易。认知计算建模则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对人类行为进行数学建模,一方面可以用数学符号和语言精确地解释人类的行为,消除描述性理论中存在的歧义;另一方面可以对人类行为进行定量的预测和控制。在这项研究中,胡啸主要采用的是包括信号检测论、贝叶斯决策理论等常见的认知计算模型。
据胡啸解释,贝叶斯理论是一种和决策行为相关的数学理论,关注的是人们怎么样根据当前获得的信息,对已经具有的某种先验概率(对事件发生概率的认识)进行更新的过程。这和加工体验以及信念对记忆评估的影响过程是类似的,个体首先具有对自身记忆能力的评估,然后根据加工体验,更新我们对记忆的预测。胡啸还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思想,对认知计算建模领域最常用的计算模型之一——信号检测论背后的计算原理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全新的关于个体如何在信号检测任务中设置决策标准的计算理论。
目前,胡啸正在致力于研究复杂决策任务当中的元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用计算模型对复杂决策任务中的规划和元认知评估过程进行量化表征;二是复杂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影响元认知评估的结果和决策策略的选择。他表示,如果我们想要完成复杂的决策任务,就需要考虑到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情况,并对每种情况的好坏进行元认知的评估,进而找到最佳的决策方向,并选择最好的决策策略。因此,我们能否对自身的决策状态进行良好的元认知评估,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
人类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方式在大脑中形式了顽固的封闭循环,让人们做出不理性的行为,阻碍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完成,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如何改变大脑的固定思维呢?答案就是提升“元认知”。期待未来胡啸取得更多研究成果,揭示元认知的内在机制,帮助人们提高自我反思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