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学研究不断完善,人类针对健康领域的研究不断传来喜讯,这其中就包括长寿“黑科技”高压氧疗。近年来,大众对于健康生活的诉求远胜从前,无形中促进了民用高压氧舱市场的高速发展。
然而,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火爆的民用氧舱市场背后,氧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消费者怀揣对科技的信任,却在花丛般的营销语中迷失方向,与真正优质的产品失之交臂。而不少优秀的氧舱厂家往往专注于核心技术和用户体验的打磨,难以在宣传上投入过多精力。想要让优质氧舱和有需消费者精准“双向奔赴”,明确何为优质高压氧舱尤为关键。
据悉,Intellicure Inc.的首席医疗官、美国伤口登记处执行主任、德克萨斯州伍德兰市圣卢克伤口诊所医疗主任、和伤口护理利益相关者联盟的联合主席Caroline E. Fife也在他2018年发布的期刊文章当中声明,1.3个标准大气压(ATA)的氧舱环境跟直接吸氧相比差别不大。
无独有偶,高压氧领域最权威组织机构海底和高压医学会(Undersea and Hyperbaric Medical Society) 的研究宣称:1.5个标准大气压以下的高压氧环境对于机体抗衰和疾病治疗的效果尚未证实。
2023年,美国生物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博士Dituri在基拉戈岛的“儒勒”海底小屋中生活了100天,经过检测,他的细胞端粒(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会随年龄增长而缩短)长度比实验开始前延长了20%,相当于在生理层面年轻了10岁。而他的居所大气压也达到了1.6倍标准大气压。由此不难看出,舱内气压标准不够,其健康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而优质的另一衡量标准,便是安全。相比大面积使用玻璃材质,外表亮眼却强度堪忧的舱体。
采用高强度材料搭配完善智能安全系统的氧舱,无疑能为消费者的使用带来更多安全保障。此外,优质的氧舱往往都有紧急泄压阀设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迅出舱。安全第一,不应该是徒有其表的口号,只有落实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设计,才能让消费者更为安心。
身心健康,平安生活,是当今时代每个人的夙愿。假使更多的科技厂商能够加入进来,专心于产品技术力本身。相信我们离实现这一目标,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