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眼科技术也迈向了新的高度,其中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自从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时代,患者不仅看得更加清楚,还能拥有脱镜的舒适感受,为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视力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手术技术与人工晶体齐发展
白内障手术效果的突飞猛进得益于手术技术与人工晶体技术的共同发展。一方面,用于切除白内障的超声乳化设备等技术的提升,推动手术从大切口升级为微小切口,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可控、安全。另一方面,用于替换混浊白内障晶状体的人工晶体从传统单焦点发展为双焦点、三焦点等多种类型,突破了单焦点人工晶体看远、看近只能二选其一且术后仍需眼镜辅助的局限,可供患者根据用眼需求自行选择,在治疗白内障时个性化解决老视、近视等常见屈光问题,恢复接近正常人的视觉效果。临床上,不少合并高度近视等眼病的复杂性白内障患者也有机会借助屈光性人工晶体恢复高质量视觉。
人工晶体发展给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于医生而言,更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患者符合所选人工晶体的植入要求。普瑞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白内障和老视专业首席专家卢奕介绍道:“我们在术前会要求患者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散光、眼科光学指标: Kappa角、Alpha角等眼部检查及血常规等身体检查,对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
三焦点助力全程视力清晰,古稀教授因此“返老还童”
在多年的临床经历中,卢奕教授接待过的患者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曾经一位年过古稀的复旦大学物理教授前来就诊,给卢奕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普遍而言,白内障手术讲求“一步到位”,即尽可能植入最符合患者需求的人工晶体供其终身使用。但这位老教授几年前接受白内障手术时,由于技术限制只能选择单焦点人工晶体,术后远视力虽可以达到1.0,但阅读、写字等近视力用眼场景下颇为吃力,需佩戴老花镜才能看清,生活中多有不便。后来,他在德国进修学习期间听闻人工晶体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达到远中近全程视力清晰,任何场景都不必佩戴眼镜,于是萌生了更换人工晶体的想法。
临床上,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主要用于一体化治疗白内障、老花眼、近视等问题,改善视力清晰度和用眼便利度。人工晶体术后再置换并不常见,手术风险及预后效果都较难掌控。卢奕教授回忆道:“老教授年事已高,我们担心其对置换手术造成的创伤可能难以承受,当时并不建议置换。但患者意愿强烈,为了尽可能满足其诉求,我们经过细致检查和评估,认为创伤风险处于可控范围,经与患者多次沟通、确认后,最终为他进行了人工晶体再置换。手术很顺利,这位老教授如愿摘掉老花镜,还激动地将术后效果描述为‘返老还童’。”
卢奕教授手术中
理论和技术双管齐下,助推屈光白内障手术发展
一台成功的手术,充分的术前沟通、精湛的技术、恰当的人工晶体选择缺一不可。卢奕教授在其主译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技术与艺术》对此进行了特别说明。术前沟通可以助力医生评估患者用眼需求及治疗诉求,以便选择最恰当的人工晶体;也能帮助患者了解手术原理及流程,权衡不同手术方案利弊,并对手术结果建立合理预期,提升术后满意度。卢奕教授说:“老教授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精湛的技术既要求医生熟练掌握白内障手术基本操作技能,也要求医生全面涉足眼底病、角膜病、青光眼等眼病领域,以便灵活应对联合手术等复杂情况。
为培养更多合格的眼科医生,更好开展白内障等眼病治疗,几乎每家医院都会安排医生进入各个学组轮岗,完善知识体系、丰富工作经历。同时,积极促进眼科医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基于患者样本分享先进经验,推动临床治疗水平提升。除此之外,不断进步的眼病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的患者治疗需求也促使眼科医生终身学习,追赶技术发展步伐,将国际前沿诊疗方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造福广大眼病患者。
未来,随着眼科技术的推陈出新,眼科医生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卢奕教授由衷地说道:“愿每位眼科医生都能心怀白求恩精神,以帮助患者恢复眼健康为己任,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帮助更多患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