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新浪集团承办,微博、新浪新闻和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协办的“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2025跨年科学演讲活动举行。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微博首席科学家张俊林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议题,探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
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提问能力”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一个好问题非常重要。那么人才的“提问能力”是否可以被培养?如何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去激发他们对科学,对世界的好奇心?
对此,邓子新院士表示,在科技体系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思考的深度,问题本身的高质量反映个性化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是创新性系统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教学体系中除了要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获取,还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能够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不要成为知识的奴隶,敢于去丰富和发展新的知识。所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都很重要。
周建华认为,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制约来自小学时是听话教育,中学更多的是做题,大多数老师擅长讲的是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甚至看着答案去讲问题。“其实提出问题是有技巧的,叫举一反三。数学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提问题有三个方向:一是由此及彼的横向延展;二是由浅入深的纵向挖掘;三是由正而反的逆向探求。所以这个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来共同培养。”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张俊林表示,“我们可以用大模型来教会学生主动提问题。比如,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借由大模型复刻,在该模式中,大模型向学生提问,学生作答并可反问,通过连续追问直至触及问题本质。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还能引导他们识别何为优质问题,进而提高其思考和提问题的能力。”
AI技术带来人才培养新挑战、新机遇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都颁给了人工智能领域,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如何让教育和孩子去适应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疏于勤奋、少思进取,相反,这意味着科技创新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邓子新表示,“这要求我们要结合学生不同学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整理和分享优质的人工智能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开发适当的人工智能课程,与其他传统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这是人工智能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周建华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无法替代老师。“但一个从来不用人工智能的老师,很快就会被善于使用人工智能的老师替代。将来老师的标配,是一个老师身边有多个AI助手,它们帮老师批作业、推送各种学生数据,使老师能精准判断学生的问题所在。这对撬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都很重要。”
张俊林则重点从助力学生成长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每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如AI工具可以支持儿童的艺术创作,通过人机协作,小朋友们只需要提供简单的故事情节描述,即可自动生成连环画或小型电影,这种方式将激发和增长学生的艺术兴趣,大大提升了创作的可能性。中学生借助AI创作出卓越艺术作品的场景已不再遥远。
张俊林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人才选拔方面的应用。“如果想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创新人才筛选上,核心的一点,是要从多个维度定义好什么是创新。如果定义比较清晰,我认为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筛选创新性人才是有很大帮助的。”张俊林还分享了微博欢迎的人才标准。“在企业里面做技术,可能要兼具三个素质:第一要有科学家的创新思维;第二要有工程师的实干精神;第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有人能同时涵盖这三个能力,那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企业研发人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