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正式开幕。中国电科以“乘数而上,以智致远”为主题,通过数字新技术、数据新装备、数智新场景三大板块亮相展会,全方位展示数字科技领域创新实力。中国电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承志出席开幕式及主论坛。
数字新技术:筑牢自主创新根基
走进中国电科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自主研发的信鼎8000高性能服务器。这款历时三年攻关的“国之重器”搭载了国内首款支持硬件双线程技术的威鑫H8000处理器,超大三级缓存的设计使其计算性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在人工智能展区,“小可大模型”的演示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驻足。“小可”不仅构建了12.5T的领域专属数据湖,更通过大模型服务管理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双轮驱动,实现了从算法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全流程自主创新。南湖研究院研发的十二亿神经元规模脑仿真平台,通过创新的“芯片+框架+云服务”架构,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汽车电子创新展区,中国电科展示了其完整的智能汽车技术体系。普华基础软件先后发布全球首个开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微内核龘、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用40余万行代码打破了行业长期存在的兼容性差、适配成本高等难题。目前,“小满”已实现158款国内外芯片适配,“小满”社区已有34家整车企业,270家零部件企业及137所高校加入,下载和克隆总次数超万余次。
数据新装备:打造产业转型利器
在工业检测展台,中国电科展示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分析仪正在实时演示煤炭成分检测。这款集成了近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多项感知技术的设备,不仅实现了6mm煤样的即时分析,其检测精度更是媲美传统化学方法,已成功应用于20余家单位。
移步至智能制造展区,海康睿影工业检测系统正在展示其纳米级缺陷识别能力,得益于“海康观澜大模型”的加持,该系统在电子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的检测效率显著提升。而在汽车电子板块,中国电科自主研发的25款高端MEMS传感器已累计装车超1000万件。
数智新场景:创新应用落地开花
城市治理展区的大型演示区前,工作人员正在演示“一网统管”系统的强大功能。这套已在上海市投入运营的系统,通过接入4.1亿个泛感知设备终端,构建起城市运行的“数字孪生”。在司法大数据展台,基于2亿法律知识数据构建的清风纪检大模型,智能解答参观者提出的专业问题。智能制造展区,数智工厂解决方案通过“REACH睿知”工业软件和“REASY睿行”智能制造装备的协同配合,生动诠释了数字化如何赋能大国重器的研制生产。
在数智安防展区,海康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该平台深度融合了海康“观澜”大模型与先进语言模型能力,实现了“一句话生成算法”等创新功能。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快速检索监控点位,以及如何仅用少量样本就能生成视觉算法原型,展现了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革命性应用。
“高效办成一件事”解决方案正在政务服务展台前,展示着它的创新成果。“太极”政务服务品牌,通过扩范围、延链条、重帮办、筑数基四大核心举措,构建了“咨询-办理-监督”全链条智能服务闭环,现场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大幅提升政务办理效率和服务体验。
低空经济展区,随处可见中国电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为低空经济腾飞打造的多种硬核科技。自主研发的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作为整个低空运行的“大脑”,展示了空域管理、态势监控等五大核心能力。工作人员演示了飞行计划一网通办、有人无人融合飞行等创新功能。低空验证试验场模型则展示了城市低空运行、重要区域管控等三大应用场景,特别是“低空雪亮”系统,通过构建多源感知、分级防控的监测网,在要地周围设置三层防护圈,实现对“黑飞”无人机的精准探测和处置。
从基础芯片到智能系统,从单一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中国电科正在构建完整的数字技术生态体系,展现了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全链条创新能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电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