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队由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组成,具备隐蔽布放、自主识别、集群组网和智能攻击等能力,标志着我国海上作战样式正式迈入“无人化、智能化”时代。无人艇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以主战装备身份登上大国海军的核心舞台,其战略价值不亚于昔日空军的“歼-20时刻”。
这背后,是一场静悄悄却极其紧迫的海上军备竞赛。
2025年6月,美国无人艇公司Saronic宣布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高达40亿美元——尽管当时该公司尚未实现量产。更值得警觉的是,美军已陆续组建7支无人艇中队,投入近千亿美元推动其无人舰队建设。据机密简报显示,美军计划至2026年部署数百艘自主攻击艇,试图围绕争议岛屿建立“海上拒止”屏障,目标直指中国。
美军正试图以“低成本、高智能、蜂群化”的无人艇战术,弥补其传统造船工业的衰退,转而依托硅谷的算法优势,构建以无人艇为核心的新型海上打击力量。其作战构想非常明确:通过分布式部署与集群协同,实施侦察、诱敌、饱和攻击,以消耗对方防御资源,甚至直接参与主战打击。
这一战术并非空谈。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使用廉价无人艇加装导弹和无人机,以灵活、低成本的“智能狼群”战术,重创俄黑海舰队——没有海军的一方,反而以无人艇几乎消灭了传统舰队。经典海战规则已被彻底颠覆,无人艇作为新质战斗力的核心装备,正在重塑世界海战模式,成为未来海上战略博弈的关键装备。
也正因如此,当中国海上无人作战方队整齐驶过阅兵台时,其意义远不止于装备展示,更表明我国已在认知和战备层面取得关键突破。从顶层战略到技术实现,中国无人艇技术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不仅在智能控制、集群协同、通信增强等核心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更已涌现出云洲智能等行业巨头。
回看历史,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1905年日俄对马海战沙俄的溃败……每一次海权更迭,都源于作战范式的彻底转变。而今天,无人艇正成为新一轮海上革命的核心变量。它用算法替代吨位,以协同超越火力,用分布式智能重构海洋控制逻辑。
所幸,中国没有错过这场变革。从阅兵中我们可以看到,胜利的天平,正在向掌握新一代智能作战能力的一方倾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