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海信HiBuilding智慧建筑数字化平台AI节能控制系统》进行成果评价,认定本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颁发科技成果评价证书。

“本项目选题方向符合国家重大需求,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复杂楼宇系统的节能,将为国家减碳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我们希望这个技术能尽快走到更多建筑中去,帮助社会在减碳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该项目从软硬件一体化的角度入手,打造了不同于以往粗放式节能的系统。”

参审专家们在深入了解该项目的节能策略和技术架构后,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并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很多建设性意见,为节能系统下一步升级和调优提供重要方向。
创新三大AI节能技术,建筑深层精细化节能
海信HiBuilding智慧建筑数字化平台AI节能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建筑机理与人工智能技术,适用于新建智能建筑和存量建筑节能改造。该系统由智慧节能算法平台与硬件节能盒子构成,实现系统性、精细化、全流程的节能效果。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建筑节能数字试验场。该技术突破传统数据驱动模型对历史数据的高度依赖与“冷启动”瓶颈,在建筑节能的数据稀缺阶段,通过精准模拟建筑环境指标变化,为AI节能算法训练提供物理约束与先验知识,为系统的高精度优化与决策奠定基础。
前馈+全局协同优化技术,供能侧AI精控节能。该系统采用“机理-数据”冷负荷预测方法,构建设备级精准能效模型与系统级统一优化模型,并创新引入融合热惰性模拟的AI精准控制策略,将传统静态时间控制升级为动态能量优化控制,深度挖掘系统节能潜力。
分时分区+自学习技术,用能端精细化节能。首创基于数字孪生和多属性识别的分区动态补偿方法,通过融入空间朝向、楼层、功能类型等数据,以及历史数据挖掘与自学习,可动态调整建筑暖通设备相关参数,实现精细化节能。
落地多类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效果均显著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落地福耀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等多项示范工程,并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经国家建筑节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严格检测,该系统节能效益显著:
福耀科技大学图书馆采用集中式水机系统,覆盖面积6.02万㎡,实测节能率达27.6%;其行政楼采用分布式多联机系统,覆盖1.09万㎡,实测节能率达28.9%。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作为超大型医疗建筑所需控制面积达26.4万㎡,在同期门诊量增长14.38%的条件下,仍实现18.82%的综合节能率。
节能效果显著的同时,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环境品质保障、广泛适用性均表现不俗:系统构建了三重校验和专家策略无缝接管机制,确保控制指令安全执行;基于国标构建了六级舒适度模型,保障在室内环境参数稳定达标并优于国标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技术产品具备强泛化能力,可快速部署于水机、多联机等主流系统及不同厂家设备,覆盖各类公共建筑的供冷与供热需求。
以上显著效果均源于完善可靠的海信HiBuilding智慧建筑产品方案。针对AI技术落地中面临的实时性、安全性及工程化挑战,海信智慧建筑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和前沿算法,搭建以全链条国产化为底座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以智慧节能系统为例:软件端通过构建智慧节能算法平台将核心算法封装为标准化、高可用的API微服务;自主研发AI节能盒子内置多工业协议库,实现优化策略到控制指令的可靠转换与安全下发。

未来,海信将继续深耕智慧建筑领域,用科技创新赋能大型公共建筑,让其更绿色、更智能、更宜居,为行业输出更多高标准、可落地的智能化实践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