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才’是主场
10月19日-31日
69场
6大板块
覆盖20余所高校、20多个园区,
100多家楼宇
2025“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系列活动
全域联动
500+高端人才资源汇聚
20项关键成果发布
44项合作意向达成
15个优质项目落地
1631名青年与海淀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近万名英才参与
全域覆盖、精准赋能、开放包容
在全区掀起一场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更深入:
全域渗透织密
“校区-园区-街区-社区”人才服务网
本届人才主题周系列活动以各街镇全参与为基础,以“人才引领发展、创新驱动未来”为纽带,推动人才服务“全域共振”,让人才在海淀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归属感。
实体平台扎根基层:团区委“青年科学家会客厅”、花园路街道“红馨人才汇客厅”、八里庄街道“人才会客厅”、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海淀北部服务中心”、奥北领智中心“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5个实体空间揭牌,青龙桥街道“青成拾光”夜校、曙光街道“聚能夜校”2大夜校揭牌,将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直接送到街区、社区,让人才在海淀发展更舒心。







校地园深度融合:北下关街道“引力青年2.0”招聘会、区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才聚海淀・智汇未来”、 2025奥北领智首届校企人才招聘会等活动,累计与10余所高校合作,让1631名青年与企业敲定了就业意向。马连洼街道“走进浪潮”青年科技人才活动,3位青托人才的“温室智能调控系统”项目现场与浪潮达成园区落地合作意向——真正让校区青年“带着课题来、拿着方案走”。



创业孵化全程护航:海淀AI原点社区・人工智能企业加速营、“万创杯”大赛、西三旗“旗智杯”创业大赛、“上地UPSIDE”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挑战赛等活动,助力44项合作意向达成、实现15个项目落地。




见实效:
靶向响应人才核心诉求
推出一批人才政策与服务礼包
本届人才主题周系列活动聚焦人才最关心的就业、创业、成长需求,让每一项活动都能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密集释放区、街镇级人才政策与服务礼包,以“真金白银”和“暖心服务”提升人才获得感。
深耕社区安居场景,破解青年人才“落脚难”问题。
在苏家坨镇在产业人才发展沙龙上,结合园区企业人才与社区青年的安居需求,同步发布《苏家坨镇“苏心暖企”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与《苏家坨镇大学生创业安居计划》。
前者构建了“产业集聚+金融护航+人才安居”闭环,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直通车;后者直面“租房难、租金高”痛点,提供约100套西山翠苑房源,让青年人才“住有所居、创有所依”。


不止于安居保障,活动进一步激活街区服务场景,让人才服务融入日常。
曙光街道在“七彩英才・耀动曙光”人才嘉年华中,推出“七彩英才”商圈礼遇卡,让人才在街区享受专属优惠;同步启动“聚能夜校”,联合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开设“创新工场”“生活美学”课程,把服务从政务大厅延伸到了街区日常。



针对校区青年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难题,亦能做到精准赋能。
区妇联在第五届“中关村她力量”研讨会上,启动“职海启航・她梦飞扬”促进行动,联动北大等校区及航天科工、清华同方等名企,为女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全链条支持,目前已聘请约20位职场导师,覆盖10所高校校区。


东升镇发布“海・青”新“升”力青年人才服务计划,当天,12家园区企业与3所高校校区达成实习合作,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在园区、居住在社区、社交在街区”的全场景支持。


有温度:
营造多场景人才“家”氛围
本届人才主题周系列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体验为核心,在各场景中营造“家”的氛围,让人才无论在校区、园区、街区还是社区,都能找到归属感与荣誉感。
园区里的文化盛宴最是热闹。上地街道举办人才创新文化节暨欢乐无界音乐会,让园区人才在工作之余,能与社区居民、校区学子一起“听音乐、逛市集”,感受园区的“烟火气”。



社区里的技能荣耀则让基层人才“被看见”。区民政局同步开展院长沙龙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让社区人才的职业价值被关注、被尊重。



街区里的青春互动更让陌生人变为了一家人。海淀东部片区举办的“很高兴遇见你”青春音乐会和“青享市集”,让“陌生的街区”变成了“熟悉的家园”。




2025“智汇海淀”人才周的69场系列活动,从政策靶向响应到平台融合流转,从跨域人才联动到“家”氛围营造,活动以系统化思维推动区级战略、街镇资源、企业需求和人才成长深度融合,构建起“政策落地有载体、平台链接有实效、人才协同有突破、生态营造有温度”的发展新格局,真正让“海淀‘才’是主场”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人才的切身感受。
人才奔涌,海淀正新。11月,人才主题周重磅主活动陆续来袭,更多精彩交锋与合作机遇,静待您的登场,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