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航天员的手指轻轻按下一个特制设备的启动键。28分钟后,伴随着设备上的按键灯闪烁,他取出的不是常见的复热食品袋,而是滋滋作响、色泽金黄的现烤鸡翅,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看看,滋滋冒油,色香味俱全”,6位航天员面对新鲜出炉的烤鸡翅、牛排,已经两眼放光,脸上全是掩不住的兴奋和期待。“它这个为啥烤出来这么好吃”,这么美味的烧烤,航天员们在太空可是第一次吃,已经吃到停不下来。

以上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这一幕,正在中国空间站发生。
2025年10月31日晚11时44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载着一位特殊的“乘客”——九阳研制的热风烘烤机,腾空而起,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媒体称其为“太空炉子”。
有了这位特殊乘客的加持,人类太空饮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人类第一次在太空做饭,第一次在轨吃上了由生鲜食材现烤的大餐。
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
九阳研制出这台热风烘烤机,属世界首创,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太空做饭,相当于把厨房搬进了空间站。那么这台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呢?

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出于种种限制,执行神舟飞船任务的航天员在为期半年左右的太空之旅中,只能吃特制的航天食品。虽然这些食品已经能够满足航天员的需求,太空食谱也一直在更新,但航天科研人员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刘伟波表示,中国人无论在哪儿,就喜欢吃热饭,喜欢现做的饭,航天员特别期待有一种新的手段来提供新的饮食方式。这样的一个考虑,就要迎接一个挑战,可以在轨做中国饭。
想在太空现做中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餐需要煎炒烹炸,必然要产生油烟,可空间站是封闭环境,它既是航天员的生活居所,也是科学实验室,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绝对不能产生污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出人意料的是,太空厨房研发工程师偏偏反其道而行。
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把抽油烟机做到了炉子里面!!!于是,便有了这台具有油烟自净功能的热风烘烤机。
解决了污染问题,研发工程师又给“太空炉子”配备了残渣收集器、加热网、烤盘和网笼,解决了食物在轨漂浮的问题,并把加热温度从过去的100℃提高到190℃。
过去,加热是物理反应,现在,有了热风烘烤机,真正在轨做饭就是理化反应了,可以把食物烤到焦黄、烤到焦脆,做的饭是喷喷香。
吃得航天员们一口一个不吱声!真是香迷糊了!
就此,“太空炉子”正式诞生。
撸串、吃烧烤,太空做饭欢乐多!
还记得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度过龙年春节。

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大年三十,航天员特意穿上了喜庆的“祥云服”,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把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装扮得年味十足,且吃上了丰富的年夜饭。
有了热风烘烤机的加入,今年的年夜饭一定会更加丰富。科研人员为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准备了鸡翅、牛排、玉米和蛋糕等食物。航天员可以通过提前设置好的程序,或者直接在热风烘烤机上操作,几十分钟,就能做出一顿美味大餐。
不仅能烤牛排、肉串、玉米等生鲜食材,几乎万物皆可烤。
过去垂涎欲滴的烧烤,现在在太空也能随时吃到了,甚至于,航天员在天上过生日,还能现烤生日蛋糕,你说这日子美不美?
这些航天美食,不仅是一顿饭,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秋节有特制月饼、冬至有太空饺子,让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据了解,在神二十一号食谱中,食品种类达到190多种。这台热风烘烤机堪称“干饭神器”,有了它,真正实现了对生鲜蔬菜、坚果、蛋糕、肉类食材的在轨烹饪,烘焙加工,丰富饮食保障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在轨就餐体验。不仅能吃得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

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在漫长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员们终于吃到了一口久违的、带着烟火气的家乡味,这多么令人兴奋!
而这背后,关键在于一个九阳研制的太空厨房。
“干饭神器”背后的通关秘籍
太空厨房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2014年说起。
2014年,一直专注健康小家电的九阳,被国家选为载人航天太空厨房研制单位,核心任务就是研制热风加热设备和饮水分配器。
第一个难关扑面而来:怎么让航天员能及时吃上热饭热菜呢?
因为空间站的空气是不能对流的,热传导效应极低,使得地面上平平无奇的“加热”过程变得异常困难,传导加热常常是一头热过了,另一头还是凉的。
九阳研发团队结合小家电积累的电机技术、加热技术、流体动力学技术,设计了多个方案,反复打磨和测试,最终研发出了热风加热设备,实现高效立体热风循环加热。

航天员李聪介绍热风加热装置。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频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难题来了:怎么保障航天员喝上干净的温热水呢?
由于载人航天器相对狭小、密闭,贮存的水又不像地面是流动的,这为有害微生物的快速繁衍提供了温床。
九阳将氧化锌抗菌技术应用在了饮水分配器上,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氧化锌晶须材料释放出的锌离子,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破坏菌体结构,达到杀菌的目的。杀灭细菌后,锌离子又能从细菌内部游离出来,不断重复这一杀菌的过程,可谓杀菌消毒的利器。
中国人一直都有喝热水的习惯,但传统意义上的“烧开水”很难在空间站实现。

航天员叶光富采用饮水分配器喝水。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频
九阳凭借在小家电上积累的加热和温控等技术,创新太空即热技术,实现了水温、水量的精准控制,让航天员在太空中也能随时喝上一杯干净的、45°C的温热水。
除了这两个设备,九阳还为航天员送去了太空豆浆,不仅可以为航天员补充营养,还能一解乡愁,舒缓忙碌工作后的心情。
经过8年攻坚,1000+次实验,2021年4月29日,九阳研制的“太空厨房”随天和核心舱发射一同升空,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目前已成功保障了神舟十二号到神舟二十号等9组航天员乘组的饮食饮水健康,正在保障神舟二十一号乘组的一日三餐。
从“嫦娥奔月”到“天宫烤肉”,中国人的浪漫就是带着人间烟火气征服星辰大海!截至目前,太空厨房已在空间站安全、稳定运行超1500天,每天都在保障着航天员的饮食饮水健康。从单一的压缩饼干,到如今太空厨房加持下的美食荟萃,航天食品的变迁,是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也传递着中国制造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时代担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