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新能,车路跃新阶。10月31日,2025“车路云一体化”智能驾驶发展大会暨第六届车联网(无锡)产业发展大会顺利举行。本次大会以“一体融合,智驾新程”为主题,共探技术前沿、共促合作发展,为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云通数达作为“十城十车”信息规模化应用的数据治理企业受邀参会,公司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副总经理钱铖受邀参加大会圆桌论坛,就“车路云一体化”规模推广路径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

前沿技术分享和圆桌研讨
当前,信号灯数据在智能驾驶决策中价值凸显,“车路云一体化”也迈向规模化推广新阶段。如何打破壁垒,实现多城、多车的互联互通与商业闭环,成为城市级数字信号上车及“十城十车”规模化应用实践的核心议题。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主任葛雨明就红绿灯信号上车价值与下一步规模化推广路径提出一系列关键问题,来自公安部、高校、车企、运营商及科技企业的多位专家围绕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问题一:信号灯数据上车的实用价值?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东波指出,数字信号在“车路云一体化”全国规模化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交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数字化语言,也是管理智能网联汽车的必然需求,同时推动着全国交通管理语言统一化进程。
上汽集团云计算中心(帆一尚行)智能网联云中心总经理丁学明认为,信号灯数据规模化上车有助于车企为用户打造“可感知、可衡量、可依赖”的智驾体验,满足用户对“连贯性使用”的期待,真正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二:信号灯数据上车如何实现?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毛国强表示,信号灯数据上车的形式,必须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路径越做越简单!简单、方便、易用,但不要局限于无线通讯一种形式,可以探索更多元的通信路径。
斑马智行智慧交通总经理杜伟林表示信号灯数据实际上就是“给车用”且是车企非常乐于使用的数据,但这类数据要求有更强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数据治理有很高的要求。
问题三:“车路云一体化”信号灯数据上车如何形成规模效应?
云通数达副总经理钱铖基于杭州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实践经验提出,规模化推广绝非仅依赖于技术单点突破,而是一场 “技术+机制” 生态的协同攻坚战。技术上,要让车“看得远、懂预判”,用数据智能补齐路侧能力,拉平“路”与“车”的技术代差;机制上,他赞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东波的观点,认为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个机制活,须明确政府、企业等各方角色与协作边界,共同构建协同支撑体系。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坚实底座,才能支撑“车路云一体化”驶向规模化发展。
“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蓝图正徐徐展开。云通数达也将继续深耕城市级数字信号上云上车的技术闭环,与智能网联车产业各方通力协作,共同推动车、路、云从“联起来”到“用起来”,最终实现“跑起来”的新格局,为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贡献数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