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香港数码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香港开源技术应用及生态发展论坛”在香港数码港落下帷幕。作为开源领域的重要力量,AtomGit携核心技术成果与生态实践亮相活动现场。CSDN高级副总裁、开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CEO于邦旭先生受邀发表专题演讲,围绕全球开源趋势与AtomGit平台建设实践,与国际同行探讨开源创新的发展方向,助力行业数字化升级。

本次论坛以“开源、协作、赋能”为主题,聚焦开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与生态建设三大核心领域,吸引众多来自产业界、学术界与科研机构的代表参与。大会设有主题演讲、专题分享、圆桌对话等环节,多家开源企业与机构同步展示最新成果,成为推动香港开源生态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论坛举办的5天前(11月21日),新一代AtomGit平台已全面升级上线。此次升级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CSDN等生态伙伴共同推动,实现了AtomGit与GitCode的深度融合与能力提升,全面构建“中立、开放、公益”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一体化基础设施。

升级后的AtomGit不仅在模型托管、算力协同、开源协作工具链等方面迎来系统增强,更确立了平台在未来AI开源格局中的基础设施角色,本次香港论坛,也成为AtomGit升级后的首次国际亮相,备受产业界关注。
一、深度洞察全球趋势——开源正在驶入“智能协作”新周期
在专题演讲中,于邦旭以《全球开源洞察:深度解析开源生态的未来趋势与战略机遇》为题,从全球视角解读开源技术与开发者生态的最新发展。

CSDN高级副总裁、开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CEO于邦旭
GitHub全球开发者规模已达到1.68亿,中国开发者数量在2025年Q1达到1294万,预计2026年将突破2000万;HuggingFace开发者规模达到700万,其中中国贡献超过15%,托管AI资产数量超过360万。这些趋势背后,预示着全球开源技术体系正加速迈向“智能协作时代”。
他指出,全球开源生态正在向三大方向演进:
其一,GitHub正从代码托管走向支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工程平台;
其二,HuggingFace持续强化模型与智能体生态布局;
其三,OpenHarmony在操作系统层完成“分布式AI原生”能力升级。
开源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在此背景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面临“技术门槛高、协作效率低、生态协同弱”等难题。针对这些痛点,他系统介绍了AtomGit的核心解决方案:作为融合GitHub与HuggingFace优势的新一代开源AI社区,AtomGit正以AI为中心构建覆盖“模型托管-推理-训练-应用”的全链路能力体系。
截至2025年,AtomGit注册用户达到890万、月活跃150万,托管开源项目数突破400万,覆盖智能体、模型、AI框架、工具链等多个领域,与文心大模型、飞桨、OpenHarmony等头部生态深度合作。
面向2026年“AI元年”,他公布了AtomGit的三大战略规划:一是用户规模突破1500万,打造中国开发者首选的开源人工智能社区;二是强化AI全流程服务能力,为头部模型提供0Day首发运营;三是推出普惠性资源支持,新注册用户每月可免费领取30M Tokens用于API推理,以及1000核时NPU算力用于模型训练,同时提供无代码训练平台与在线开发环境,降低AI开源实践门槛。
二、展位互动热烈——模型能力、工具链与算力资源获开发者关注
作为本次论坛的焦点展区之一,AtomGit展位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咨询。工作人员围绕平台核心能力进行了深入展示,包括:
﹒开源项目托管与DevOps工具链
﹒模型托管、在线推理API
﹒Notebook、无代码训练平台
﹒可直接体验的在线开发环境(Space)
开发者们就“多模型版本协作”“智能体开发”“算力调度”“开源项目运营”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

三、携手共进——开源技术成为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底座
本次论坛为国际开源生态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窗口,也向外界展现了AtomGit作为“新一代开源AI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未来,AtomGit将继续以平台为载体、以生态为纽带、以开发者为核心,与全球产业伙伴携手推进开放协作,加速开源技术在AI、金融、制造、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开放、可信、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开源创新体系正在形成,而AtomGit将是这一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与积极贡献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