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协同办公的门槛逐渐降低,不少中小企业开始寻求部署SD-WAN企业办公网络方案。
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选择这类方案时往往会面临预算有限,缺乏专业技能的情况,这就对方案本身是否能在保持专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部署门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里,我们就以“贝锐蒲公英”、“飞连”、“爱快”三款比较知名的企业SD-WAN解决方案品牌为例,从中小企业的视角出发,看看这三款方案在部署与成本层面的特点,哪款的门槛更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贝锐蒲公英:SaaS模式有效降低门槛
作为国内比较早尝试SaaS模式的网络连接服务商(对于订阅制的探索甚至早于SaaS概念出圈成名),贝锐蒲公英继承了花生壳与向日葵成熟的SaaS订阅服务模式,也同样吸收了该模式最大的优势:低门槛。
贝锐蒲公英的低门槛体现在两个方面:部署和价格。
部署层面,蒲公英支持纯软部署,也支持软硬件结合部署。软件部署只需要在员工电脑安装访问端、在企业内部服务器安装服务端、管理员通过云端管理平台创建组网并根据提示设置访问权限即可,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些基础的网络知识支撑。
蒲公英纯软件网络方案架构
如果涉及硬件部署,蒲公英的企业级组网路由器设备基本可以称之为“即插即用”,而且都支持旁路模式,可以在不改变网络原始架构的情况下完成部署。
价格层面,蒲公英的计费构成比较简单易懂,主要按照超级成员/访问端成员/服务端成员计费,辅助以带宽等周边功能的升级,中小企业可以比较轻松的根据自身情况规划方案,更加合理的分配预算。
飞连:部署专业度要求相对较高
飞连作为火山引擎旗下的企业网络方案,大厂背景加持下的专业度毋庸置疑,但对于需求较为基础的中小企业来说,其部署和预算门槛也相对较高。
部署层面,飞连的步骤涉及初始化、配置部门与成员、配置VPN节点与权限、配置RADIUS节点与AC设备以及入网员工管理、发布对应的客户端版本、安装,谈不上多复杂,但对人员专业度的要求还是稍高。
而在计费方面,飞连的模型比较细分且复杂,可总结为按“功能模块”、“员工数量”、“节点数”三个部分计费,最终按照方案的实际封装情况构成总费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确定方案框架本身就会形成门槛,最后方案成型后的价格往往也高于SaaS服务的打包定价。
爱快:以硬件为主的SD-WAN方案
相比于贝锐蒲公英和飞连,爱快的SD-WAN方案更加贴近于硬件解决方案,其软件部分比较薄弱,方案均需要依托硬件为基础实施。
客观来说,这样的产品形态在部署层面和蒲公英涉及硬件的部分比较相似,调试过程不会过于复杂,也都支持旁路。
而在计费方面,爱快并没有以SaaS模式为参考,采购其硬件以及软件服务均需要通过渠道商进行,中小企业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询价成本。当然这在to B市场是十分常见的模式,但个人认为相比而言,SaaS模式对议价权较小的中小企业而言更为友善。
总结:
总的来说,对于中小企业的协同办公需求,SD-WAN厂商在部署和计费层面是否简单易行十分重要,而SaaS服务模式正好实现了上述诉求。就“贝锐蒲公英”、“飞连”、“爱快”三个品牌来说,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中小企业选择SaaS服务相对成熟的蒲公英似乎是一种更妥善的选择。
当然,这篇内容的角度和思路仅仅提供一个参考,各位在选择具体的方案应当更多的从实际的需求和情况出发,希望各位能够从这篇内容中得到一定的帮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