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的技术,正不断推动着传统产业的重塑,如何将设计转化为数据资源,让人机界面不断进化,形成新的规模化服务生态迭代?这是当前人工界面行业亟需思考的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资深人机界面工程师汪勇,来听听他的设计经验与想法。
汪勇,中国知名人机界面工程师,现任威纶通集团人机界面总工程师。其研究方向包括Cloud云端人机界面设计、大数据可视化设计、先进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作为行业引领者之一,汪勇现已经在人机界面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推出了基于ARM、Mod bus等数字技术的成熟的人机界面产品。
(汪勇 中国人机界面领域专家)
“近几年来,人机界面体系和用户界面范式一直在经历着快速的演变和创新,当今我们置身于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人机界面系统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汪勇表示,人机界面从传统的按键、控制开关等部件显示的单一模式,逐渐融合媒体交互技术、动画、虚拟仿真等新兴学科知识,发展成为人与大数据系统相互交流和沟通,决策与执行的交互媒介。
作为中国人机界面行业技术前沿的专家,汪勇持续深耕技术研发工作,创新研发了“基于Modbus通信技术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交互平台V1.0”、“金属探测器人机界面显示系统V1.0”、“机组式凹印机色组人机界面系统V1.0”等优秀技术成果,引领行业发展。谈及如何可以持续地保持创新创研的工作活力,汪勇笑了笑说,“学习”是他的第一秘诀:“人机界面设计需要融合的旁系学科知识很多,因为人机界面是一个不断摒弃传统方式、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不断探索人类大脑认知的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向。因此当我们从事人机界面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和知识的交叉融合,这是极具挑战性的知识嫁接。”汪勇强调人机界面工程师需将学习放在首位,不断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库,从而拓展自己的设计思路与能力。
在汪勇看来,科技倾向于解决技术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物”的要素,而设计则更多关注人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的要素。因此,汪勇在研发人机界面技术的时候,会将设计与科技相结合,时刻站在“设计者”及“用户”的角度进行研发,在满足用户体验功能的同时,不断根据用户数据去改进产品,使其更加符合市场和用户需求。而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汪勇的技术成果深受市场的欢迎与追捧,据统计,汪勇近年最新的四项技术成果已和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应用合作协议,并收获了各界高度好评。
从业多年,汪勇时刻考虑人、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深入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理论机制,关注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新的人机界面交互模型维度,并基于新的维度发展出新的交互技术能力,再以这些交互技术能力为基础再孵化出更多的硬件,以此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汪勇谈及近年及未来人机界面的发展机遇时说道,伴随《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的落实,以及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5G通信、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攻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高效、自然、智能、新型的人机界面技术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焦点,并上升成为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技术。因此,汪勇衷心期盼未来人机界面领域人才的队伍能够进一步壮大,以技术创新协助智能制造、载人航天、社会服务等领域高质量发展。(文/邱广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