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变了,颜色变了!”
视频中,满头银发的老外身穿一袭白大褂,鼻梁上架着厚厚的护目镜,凝神屏气,左手五指并拢,握住装着红色液体的量筒,右手捏着吸管,小心放入其中。随后,他开始往里吹气,直到把脸颊鼓成一个包,红色液体“咕噜咕噜”冒泡,颜色渐渐变浅,最终成为黄色。
伴随台下阵阵惊奇,他抬头发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液体为啥会变色吗?它是酸碱指示剂,遇到二氧化碳才会变色。”
他叫戴伟,本名大卫·埃文斯(David G. Evans),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如今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英籍教授。从2011年首次带孩子们动手做实验算起,他为中国学生开展公益科普已有12年,足迹遍布中国30多个省份和地区。
5年前,戴伟在今日头条注册账号@戴博士实验室,将他的化学实验课搬到了网络,引来数万网友围观。他的科普视频内容浅显易懂、妙趣横生,有网友将他的账号称为“洋博士的魔法实验室”。
在戴伟看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传播基础知识是科学家的责任,而实验是最生动、直接的方式,“说不定又会有哪个小朋友,就此喜欢上化学了呢?”
图说:正在做实验的戴伟 来源:受访者供图
当洋教授决定做科普
液氮如何煎鸡蛋?什么是“大象的牙膏”?如何利用家用原材料自制灭火器?
这些听起来有些“不着边”的实验,都被戴伟拍成了视频,发布在头条号@戴博士实验室 上。
在近期更新的“大象的牙膏”实验视频中,戴伟站在桌前,仅仅是往烧杯中添加了少量透明液体,烧杯里就瞬间喷出两股粉绿两色泡沫柱,直戳天花板。
图说:头条号@戴博士实验室 视频中的“大象牙膏”实验截图 来源:网络截图
戴伟哈哈大笑,戏称这是“大象的牙膏”。紧接着,他用流利的中文讲解起实验原理:原来,两条泡沫柱的形成是双氧水与碘化钾、洗洁精混合时,被加速分解后释放出了大量氧气。强烈的视觉冲击,清晰到位的讲解,为这条视频带来了大量点赞和评论,有网友留言直呼“厉害”。
若非被提起,戴伟自己都快忘了,他来到中国定居已足有27年了。
1987年,戴伟29岁,他作为学术代表到南京参加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东方文化令他印象深刻。此后10年,戴伟每年都会来中国旅行两次,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扒磁带,翻词典,什么招都用上了。”
图说:刚来中国时,戴伟与朋友们聚餐的合影 来源:受访者供图
1996年,因校际合作,戴伟获得了一个常驻中国的机会。那时,国内外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仍有差距,但他看重中国的发展潜力,毅然决定搬家。
入职北京化工大学后,戴伟长期在校内从事教研工作。时间来到2011年,恰逢“国际化学年”,英国皇家化学赠予每个分会1000英镑,戴伟英国作为皇家化学会北京地区分会主席,决定利用这笔资金设计长期可持续的化学实验活动。
后来,受好友漫画会的英国朋友邀请,戴伟开始给京郊打工子学校的中小学生讲解化学。“我把这个项目叫做‘快乐科学’,运用一系列有趣的安全的化学实验,唤起我的兴趣。”孩子们对化学充满好奇心。”戴伟说。
由于这些学校都在北京五环外,戴伟和他的研究生们早上6点多就出发了。将前一天装在几个大塑料箱里的各种玻璃器皿、试管和试验药剂,搬上租的面包车。他经朋友联系,来到京郊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学生们开展公益讲座。原来,那年刚好是“国际化学年”,作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地区分会的主席,戴伟申请到一笔1000英镑的项目拨款,用于可持续性的化学实验活动。
洋博士的化学科普之路就此开启。
“我把这个项目叫做‘快乐科学’,用一系列有趣的安全的化学实验,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戴伟说。
戴伟至今记得,第一次讲座时,他在现场演示了“紫甘蓝汁遇到柠檬汁会变色”的实验——蔬菜中的花青素,遇到酸性物质瞬间变红,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目睹化学实验,激动和兴奋溢于言表,“那场讲座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
课后,戴伟把随身携带的pH试纸分发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回去测一测家中物品的酸碱性。令他吃惊的是,当他再次再到打工子弟学校时,所有人都认真完成了他布置的“家庭作业”,且检测结果五花八门,“孩子们到处找,到处测,非常有想象力。”
戴伟也了解到,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偏远山村,但对科学同样有着向往,“我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刚喜欢上化学时的样子。”
图说:戴伟和参与线下科普讲座的学生们合影 来源:受访者供图
怎么想到给中小学生做科普?用戴伟的话说,这是科学家惯有的传统,“科学无国界,传播基础知识是我的责任,而实验是最直接的方式。法拉第每周五也会给学生做科普,就好像中国人说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12年来,戴伟坚持利用寒暑假期,走出北京,迈向全国,走进民工子弟们的老家,足迹遍布中国30多个省份和地区。
把化学实验搬上网络
如何把深奥晦涩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演示出来,戴伟有自己的窍门。
每每外出讲座,戴伟走到哪都拖着一只黑色行李箱,里面装满各种“宝贝疙瘩”,随时随地都能掏出试管或者烧杯,就地做起实验。
“通过实验激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不只在培养科学家,而是启发他们用科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戴伟说。
据戴伟观察,化学实验在中国相对不那么普遍,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早年间受经济条件限制,缺少设备;另一方面,中国学校教育更重视理论和应试,“甚至有高中生告诉我,上了三年化学课,都没做过一次实验。”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实验,戴伟想到,可以把实验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可以看实验视频。”
戴伟补充道,此前他也接触过一些专业的科普网站,但上面的内容不够浅显易懂,且用户的覆盖面也远不及商业平台。再三权衡后,他于2018年2月在今日头条注册帐号@戴博士实验室。账号运营5年来,已经积累了近10万粉丝,日常互动频繁。
图说:戴伟的头条号@戴博士实验室 主页
和粉丝互动也反哺着戴伟的创作。视频中,戴伟一直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不少粉丝发来私信,询问做实验该做哪些准备。戴伟会提醒网友注意安全,被问得多了,他觉得有必要介绍下护目镜的作用。于是,他用鸡蛋模仿人的眼睛,把实验试剂滴在上面,蛋白质立马就变质了。有粉丝留言感慨:“99%的实验室事故都是无意间的失误造成的。”
图说:头条网友的评论称,戴伟的讲解通俗易懂 来源:网络截图
今年新学期伊始,一位化学系的新同学悄悄告诉戴伟:“老师,我在上大学前看过你的短视频。”在戴伟看来,借助网络,科学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精准了。
戴伟的助手索乐乐会定期把粉丝们的私信汇总起来,交由戴伟回复。他们发现,网友提问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除了请教化学知识,还有咨询志愿填报和人生规划的,比如:如果想当化学家需要做哪些准备等。
“这至少说明我的科普视频真的感染到了他们。”戴伟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他感到欣慰。
为中国孩子做科普这几年,有一个叫“宋大有”的小朋友令戴伟记忆深刻。宋大有五年级时,曾参加过一次戴伟的实验科普,从此对化学产生兴趣。
”遇到好老师对人的影响很深远。“宋大有经常翻看戴伟的短视频,如遇相对复杂的问题,他会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戴伟也会很快作出详细解释。
有趣的是,在中学时期的文艺汇演上,其他同学唱歌跳舞,宋大有则学着戴伟的样子,上台为大家演示实验。如今,宋大有已顺利考入天津大学化工专业,成了一名真正的化学生。宋大有说,戴伟在他心里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生根发芽,他也希望在将来把它继续传递下去。
愿把科普当一生志业
渐渐地,戴伟做科普的事被很多人知晓,北京化工大学方面了解到其兴趣和特长之后,也对他的工作教学任务做了调整。
现在,戴伟的主业是为给高校招中生演示实验讲课,“把有趣的实验和高中化学知识连接起来,吸引优秀的学生喜欢化学、决定继续学习化学来报考北京化工大学。”这也给了他更多时间在网络世界里为中小学生搭建“空中化学课堂”。
对此,北京化工大学亦很支持,专门辟出一间实验室,翻修后作为公益性质的科普基地。平日里,戴伟就在这里拍摄自己的科普短视频。
镜头前,洋博士挥舞玻璃棒,一顿操作,“点石成金”——一段段烟雾缭绕、色彩斑斓的“酷炫魔法”溢出屏幕。粉丝在评论区纷纷留言,表示“好玩”“厉害”。许多成年人的“科学基因“也被激活,留言说:“这简直就是我梦想中的实验室,如果小时候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每到周末,他还会邀请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来到基地,亲自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我会特地寻觅偏僻农村走出来的研究生做助教,用他们的成长故事,激励这些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
图说:戴伟会定期邀请小朋友们作客实验室 来源:受访者供图
可惜,每场活动仅数个小时,能做的实验有限,结束前,戴伟都会把自己的头条账号公布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利用短视频复习与自学。
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实验课改到了线上,戴伟一边拍视频、直播上课,一边把提前准备的缩小版实验设备快递给学生,让他们在家里也能同步进行视频里的实验。
通过戴伟的视频,孩子们收获了很多新知,比如:最新的诺贝尔化学奖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喝碱性水会不会预防癌症?一颗橡皮糖含有多少能量?
“将深奥知识用最简单的方式讲出去,亦或是澄清生活中的小谣言,这是我做科普的价值”,戴伟说。
最近,戴伟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在刚过去的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受今日头条邀约,他和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展开了一场关于化学与未来的对话。
图说:《科学家请回答2023》系列视频海报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荷兰皇家科学院副主席,费林加曾合成出世界上首个人工分子马达,“粗细仅有头条丝的千分之一”并后续研发出了一系列智能分子材料。
在二人的对话中,戴伟用他一贯通俗的语言,引导这位诺奖科学家,为观众们讲解前沿化学的研究方向。这场对话后续也被剪辑成系列视频《科学家请回答2023》在今日头条上线,带更多人走进前沿科技科技。
图说:戴伟和费林加的合影 来源:受访者供图
采访中,戴伟偶尔还能抛出两句儿化音的“京片子”。他说,他有两大爱好,一个是化学,一个是中国。将来,他会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把科普化学知识当作事业继续做下去。(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