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职生,毕业即入大厂,入厂就挑大梁,一年即任项目级负责人,在高学历如林的北京大厂,高职毕业的他仅用一年时间,就从新人跨越成年薪50万的技术骨干。他叫郭天逸,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他用不服输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向大家证明了高职生的实力!
初入职场勇挑大梁,为公司提效206倍
2018年,拿着高职毕业证的郭天逸打败了许多本科甚至研究生,顺利进入北京某大厂任全栈测试开发工程师。“幸运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郭天逸身上一点儿没错。那时,公司开启自动化建设,在校就已练就一身过硬技能的郭天逸成为了公司“自动化”的先行者。
没有团队、没有经验借鉴,这对于初出茅庐的郭天逸来说,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但他毅然勇挑重担,摒除一切杂念,将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白昼不分。
所有汗水都有收获,所有努力都不被辜负,郭天逸先后完成了公司自动化接口、UI、MQTT及定制化报表等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建设,帮助公司实现自动化领域从0到1的突破。尤其在MQTT测试中,每日平均执行时长从超过3099min降到15min,效率提升206倍!
基于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的重大贡献,那年,郭天逸获得公司颁发的新人成长奖。更值得骄傲的是,不久后,郭天逸被提拔为质量效能项目级负责人,年薪涨到50万,这距离他高职毕业不过一年时间。
将实战训练引入课堂,毕业就业无缝衔接
很多人都会好奇,一个刚刚毕业的高职生,为何能在初入职场时便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事实上,当了解到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便会了然。
以就业为导向的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设置核心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课程内容,学生所学即为企业所需。
以郭天逸所在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不仅在课堂中融入实际项目讲解分析,还将学生带入到项目的实际开发中,并建立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iOS移动应用开发、嵌入式开发等11个实训室,还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方正国际、方正电子、中公高科等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学习中做项目。
此外,学校还和众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学生可以使用合作单位的资源作为学习资源,还能进入到合作单位实习、就业等。
与企业需求高度衔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便可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学生带来强大的就业竞争力,也带来就业后的工作竞争力。郭天逸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幸遇良师,网瘾少年变图强代码人
郭天逸的成绩是亮眼的,但谁曾想到,这样一个实力强劲的技术骨干,也曾是一名沉迷网络的叛逆少年。
“如果没有董老师的引导,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我。”提及校园时光,哪怕过去那么多年,郭天逸依然对辅导员董刘娥感激有加。
进入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时,郭天逸选择了有着浓厚兴趣的软件技术专业,但玩心过重的他开始沉迷游戏,于是,迟到与逃课成了家常便饭。辅导员董刘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仅亲自到宿舍抓他回教室上课,还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引导,皇天不负有心人,郭天逸终于幡然醒悟。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突然意识到不应该这样继续下去,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未来方向。”董老师的引导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郭天逸的路,从此,凌晨三点的电脑屏幕上不再是虚拟世界,而是一行行代码。
如果说辅导员董刘娥是郭天逸的心灵导师,那专业课的朱松老师,则是郭天逸过硬技术的引路人。“朱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总有办法把枯燥乏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让我学起来得心应手。他还带我们参加企业的商业项目,帮我们从真实项目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郭天逸口中的朱老师,因教学成绩突出,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教师培养计划”,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春风化雨润桃李,良师引领指迷津”,郭天逸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其实,在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像董刘娥和朱松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如郭天逸这般被老师拉回正轨的孩子也并非个案。老师亦良师,是学生之幸,也是学校之根。
最后,郭天逸以职场“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学弟学妹,要尽早学得一技之长,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将增强谋生本领,避免在步入职场时成为随时可能被替换和放弃的“标准件”。他也寄语学弟学妹把想做变成行动,不惧未来艰险,永远保持热爱,永远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