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AI数据自助查询智能体”荣获2024世界电信管理论坛年度卓越奖,并被中国移动自智网络白皮书(2024版)列为“数据探索应用”优秀案例。目前,智能体查询服务已在北京移动内部一线网络建设和维护人员中广泛应用。
一直以来,北京移动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等战略,创新地将AI技术引入实际工作场景,作为数据治理和知识获取的重要工具,从而显著提高数据查询效率,为生产一线提供有力支撑。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董事长杨杰指出,AI生产工具正全面普及,AI将从分担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向完成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任务拓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升。“AI+”正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引领社会进入AI+新时代。
今年以前,北京移动的数据库内容虽完备,查询手段却稍显传统。查询者需要在烦琐的系统菜单内寻找相应页面,再通过关键字和人工检索获取信息。面对稍复杂的查询条件,可能需在多个数据库系统间反复关联比对,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输出结果也只有经过业务专家人工解读后才能用于指导工作。为此,北京移动今年将AI+技术融入数据治理工作,引入大语言模型,深度挖掘其在网络运维智能化与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潜力,打造了一套界面友好、支持自然语言查询的“数据自助查询智能体”,以解决一线工作人员的数据查询难题。
智能体的开发者们精心编写了50余个直观易懂的网络标签,如“上网差”“打不通”“反诈骗”等,从数据时间粒度、小区地点、用户类型、告警、投诉等多维度入手,有效降低查询详单数量和数据体量,节约计算资源,同时支持更长时间段的历史数据查询。通过融合网络数据标签、大语言模型及现有网络数据库,查询者得以使用自然语言与智能体直接对话,实时获取精准、明确且安全的网络数据和工作指导。操作简便至极,查询者只需在系统页面输入问题,智能体便能根据相关数据标签、关键字及问题上下文准确判断查询意图,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在数据库中执行查找、匹配和编辑操作,最终将查询结果以自然语言形式迅速回复。
例如,当查询者输入:“请列出从9月1日到3日,丰台区用户上网感知需要提升的网络小区前十位”时,智能体“秒回”,在短短半分钟内就给出了完整回复,包括数据表格和文字解析,为查询者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试运行大半年以来,智能体查询准确率已可稳定保持在95%以上,查询时间缩短80%,数据检索和分析成本降低70%。这一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查询效率,还使数据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展望未来,北京移动计划进一步挖掘AI与大模型的潜力,在更多领域拓展应用,以创新提升质量,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通过AI这一新型生产工具推动数据价值显性化,助力网络质量与服务质量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