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中,人机交互与扩展现实技术领域一直是创新的前沿阵地。该领域的青年才俊徐浩,以卓越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在眼动追踪技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求学深造:筑就专业根基
徐浩的学术之路始于沈阳工业大学,他在那里攻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保研至东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所(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继续深造。这段学术经历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还培养了他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士学习期间,他以GPA3.65/4.0的优异成绩,名列专业前茅,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徐浩正式步入职场,加入了上海仁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算法工程师。在这里,他初次接触并深入研究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算法,涉及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二维定位等多个领域。这段宝贵的职场初体验,不仅锻炼了他的技术能力,还激发了他对人机交互技术的浓厚兴趣。
职场历练:眼动追踪展才华
然而,徐浩的职业生涯并未止步于此。2021年,他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加入了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算法工程师及眼动追踪项目负责人。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领团队在眼动追踪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在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的日子里,徐浩深知技术创新是推动项目成功的关键。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前沿技术,从传统的图像处理到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从两段式视线算法到端到端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汗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功交付了多个XR眼动追踪项目/样机,并发布了星移眼动追踪&虹膜识别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还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作为项目负责人,徐浩不仅注重技术创新,还非常注重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他深知,一个成功的项目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有效沟通。因此,他始终保持着与团队成员的紧密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难题。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创新贡献:专利交流共提升
徐浩在眼动追踪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不仅体现在项目上,更体现在他申请的多项发明专利上。作为第一发明人,他成功申请了包括“一种视线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视线估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等在内的四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的获得不仅体现了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厚实力,更为公司在眼动追踪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种视线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线估计算法,能够利用云端的算力与存储的历史数据训练算法模型,实现高准确度、免校准的视线估计。而“瞳孔位置标注方法及系统”专利则解决了人眼图像中瞳孔的准确、快速标注问题,不仅提升了眼动追踪最终准确性,还缩短了项目交付周期。这些专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徐浩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更为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的工作期间,徐浩主导了多个眼动追踪项目的研发工作。从MKY VR一体机眼动追踪解决方案到MKTC AR头盔眼动追踪项目,从算法开发到系统调试,他都亲力亲为,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特别是在MKROD AR眼镜眼动追踪&虹膜识别样机项目中,他更是身先士卒,不仅负责系统方案和算法开发工作,还亲自参与了系统调试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对相机调用、特征提取、视线估计等模块进行了集成调试,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终,项目成功交付并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除了在技术研发和项目领导方面的卓越表现外,徐浩还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和学术交流。在2023年的世界VR产业大会和亚马逊主办的“探索生成式AI应用落地的新机遇”等活动中,他分享了自己在眼动追踪技术和生成式AI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回顾徐浩的职业生涯,他始终保持着对科技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在眼动追踪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在人机交互和扩展现实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徐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