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咸宁日报
1月22日,两则关于人工智能的重磅新闻震动全球科技与商业界。美国宣布启动“星际之门”计划,总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旨在通过AI技术强化基础设施与医疗领域的优势。同一天,中国成立600亿元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深度布局AI生态全链条发展。中美两国的行动,再次将人工智能这一“未来技术”的讨论推向高潮。
为解读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与产业落地,本刊特邀上海科默罗技术公司创始人吴骏与迪洛斯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汤浩进行深度专访。两位AI领域的资深专家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未来世界。
技术与算力: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专访科默罗技术公司创始人吴骏
“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依赖于算力、算法与数据这三大核心要素。”上海科默罗技术公司创始人吴骏一开场便用冷静的语调点出了问题的本质。他所创立的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开发,从算法优化到高性能算力架构,科默罗为多个国家级AI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谈及中美两国的动作,吴骏认为这标志着全球算力格局进入新阶段。“无论是美国‘星际之门’的大规模集中算力建设,还是中国通过AI大基金推动的区域性算力中心,二者的目标殊途同归: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他进一步解释了算力中心的演变:“从集中式到分布式,再到区域性算力中心,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回应了AI落地需求的多样化。集中式算力解决的是大规模训练的需求,而区域性算力中心则在强调本地化响应能力,既保障数据安全,又提高效率。未来,这种区域性与分布式架构的结合将成为主流。”
吴骏还特别提到了端侧AI(Edge AI)的普及对技术生态的深远影响:“端侧AI将智能计算从云端转移到设备本地,实现了低延迟、高隐私的实时响应。从智能手机到工业机器人,这种智能分布式架构正在赋予每一个终端设备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让AI真正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
在吴骏看来,中美的人工智能竞逐虽然激烈,但这对行业来说是利好。“技术的竞争推动了突破。未来,我们需要更开放的国际协作,让人工智能造福于全人类。”
AI应用的元年:从探索到未来蓝图
专访迪洛斯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汤浩
如果吴骏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深水区”,那么迪洛斯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汤浩无疑是AI应用落地的探索者。他在专访中直言:“2025年,将是AI Agent(智能代理)的应用爆发元年。这种技术不仅会成为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也将重新定义各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模式。”
迪洛斯公司近年来聚焦于AI Agent技术的场景化探索,从医疗健康到工业制造,再到港口航运,均展开了针对性研究。“AI Agent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度自主学习性与实时响应能力,”汤浩解释道,“这让它成为极具潜力的智能助手,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决策或复杂任务协同的领域。”
在医疗领域,迪洛斯正在探索如何利用AI Agent提升患者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和疾病预测能力。“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常常面临数据孤岛问题,而AI Agent能够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联通,并通过智能分析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建议。”
工业制造领域也是迪洛斯关注的重点。“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而AI Agent在生产调度和精英管理上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汤浩提到,“我们目前正在尝试通过AI Agent的嵌入式技术,更新精益管理的模块,解决制造过程中不可预知的突发问题,比如供应链的实时调整和设备故障预测。”
与此同时,港口航运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也在迪洛斯的探索范围内。“港口是最复杂的物流场景之一,我们正研究如何通过AI Agent优化船舶调度、货物分配以及跨国物流链条的管理。这不仅提升效率,还能显著减少碳排放。”
汤浩坦言,目前AI Agent的场景化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从赋能产业到优化社会运行,AI Agent的出现将重新定义生产关系。可以说,2025年将是AI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的拐点,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结语:技术与应用的双轮驱动
中美两国的AI新闻是时代的缩影,背后是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双轮驱动。吴骏的专注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的未来潜力,而汤浩的探索则让人相信,AI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融入更多行业,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这个属于未来的符号,正在不断书写新的篇章。而这篇篇章的内容,不仅是技术的冷峻,更有探索的温度。
未来如何发展?中美竞逐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将成为历史的重要注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