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乎乎的糯米年糕,软糯香甜。原价5块钱,团购只要1块9。好吃不贵!”上午9点半,开封市翠园西口的一家菜市场里,吴洋在自己的年糕店里直播。
这个十多平方米的小店,3月8日开业第一天,就从抖音上吸引了不少客人。不到一个月时间,小店已经在抖音上完成了近5000单交易,成交超过1万元。这样的销售成绩,是吴洋在开封开了二三十年街边小店的亲友们,从没想到的。
2018年,吴洋开始探店,通过短视频带火了很多开封小吃。几年时间里,他的抖音账号@开封美食(旅行版)积累了超过162万粉丝,让无数隐没的小店小摊被人知晓。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小店。
意外拍火家里的小店,开启探店事业
第一次试水,吴洋把镜头对准了家里的羊双肠汤。母亲熟练的刀法、涮煮羊肠的画面,配上《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背景音乐,让这条随手拍摄的视频迅速获得数十万播放量,吸引了数千粉丝。
羊双肠汤是地道的开封小吃。30年前,吴洋老家湖北随县的村里,有人来到开封,在羊双肠店里当学徒,学成后自己开店。受到带动,老乡们陆续来到开封。吴洋的父母也在开封的城乡接合部,开了自家的小店。
自家的小店在抖音上走红后,吴洋又把镜头对准了邻居的油条摊,老乡的胡辣汤、五香牛肉、鸡汁卤面……吴洋大学学过美术,镜头感好,他知道如何把握观众的好奇心。街边的美食被认真拍下后,烟火气十足的画面常常能吸引上百万观看。
母亲起初不解,问他拍视频有什么用?但很快发现,越来越多人专程跑到开封,光顾自家小店,甚至还有外省来的游客,说看了视频来的。母亲的不解,变成自豪。
吴洋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寒暑假像候鸟一样来开封和父母团聚。记忆里这座老城古朴实在,又有很多街头美食。于是,他给自己的账号起名“开封美食(旅行版)”,从自家小店到亲戚家的小摊,再到不为人知的街头巷尾美食,一有空就骑着小电驴,跑遍夜市,重新认识这座父母打拼了二十多年的城市。
走街串巷,记录普通劳动者最美的瞬间
吴洋的抖音简介是“记录普通劳动者最美的瞬间”。他喜欢在和父母一样的劳动者日复一日的劳作里,捕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瞬间。
一家卤面摊的老板娘,骑着三轮车在学校附近摆摊。一份卤面给足量,加上肉菜,只要6块8。来买的多是学生,正在长身体,饭量大。老板娘是周边县城来开封的,孩子也在上学,所以感同身受,担心学生们饿肚子。递上卤面时,她总会叫孩子们一声“乖”。卤面是很多学生的青春回忆,有人毕业后还专门来吃。
吴洋把这份街头的暖意记录下来,打动了很多网友。很多外地达人和粉丝循声而来,小摊生意迅速蹿红,老板甚至租下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门面,开启了更大的事业。
吴洋说,他探店的店主和摊贩,和他父母一样,从农村走出来,吃苦耐劳,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次,去郑州赶集,他碰到一个叫张玉珍的老奶奶,94岁,每天凌晨0点到凌晨5点在街边摆摊卖煎饼。老人劳作了一辈子,闲不住,也不服老,睡不着,索性出来摆摊舒活筋骨。
这类街边小店,一份食物只卖几块钱,分量实在。“探店这些小摊,说不定就能帮他们坚持更长的时间。”吴洋说。
他拍过一对卖黄河大鲤鱼的夫妇,两口子已经在街上摆了三十年摊,早上卖早餐,下午卖鲤鱼,养大两个儿子。小摊走红后,两口子在街边又开了一个小摊。现在一天能赚七八百块钱,他们对生活很知足。
去年冬天,探店完一家刚开业的武陟砂锅小店后,得知生意平平,吴洋顺手帮小店入驻了抖音生活服务。不到一个月,这家只有几张桌子的小店就卖出了几百份抖音团购套餐。砂锅店的老板是个90后女孩,原来在景区当舞蹈演员,收入不稳定。店里生意变好后,女孩拥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让以前一起跳舞的姐妹们都很羡慕。
频率高时,吴洋一天探店两三家,每天都更新一条视频,到现在已经发布了超过1000条探店视频。他结交了很多商户朋友,其他达人也跟随他的足迹打卡。这几年,他走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还带着更多年轻人一起推广开封美食。
开封是古城,美食品类丰富。通过探店视频,吴洋把这座旅游城市平民化和生活化的一面细致呈现了出来。几个开封夜市,因为他的探店视频,迎来了飞速增长的客流。而吴洋也通过探店,在这座小城过上既满足兴趣又无忧的生活。
“店二代”开店,在菜场里做直播
2024年8月,吴洋参加了抖音生活服务的“人间烟火”活动。这个活动鼓励探店达人发现街边烟火小店,因创作优质内容登上活动榜单并有开店意向的达人,会获得平台提供的10万元开店基金。
这和吴洋的探店内容非常契合,他很心动,“每个家里有店的孩子都有一个自己开店的梦想”。结果揭晓时,吴洋顺利拿到了梦想基金。
2025年春节一过,吴洋就在阿姨卖羊双肠汤的菜市场里,租下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门面。这来自老乡们的经验:不用在装修上投入过多,先把生意跑起来。
选品则确定为红糖年糕,这是他之前探店带火的一款美食,吴洋专门去找当年探店认识的大姐学习了制作秘方。
3月8日,小店开业了。取名“杨记年糕”,杨取自吴洋母亲的姓。同时他给小店开设了官方抖音号,取名“杨记年糕(开封)”,并入驻了抖音生活服务。
开业前几天,吴洋每天做两场直播。一场在早上,和好面、蒸好年糕,忙完准备工作后,给大家展示新鲜出炉的年糕;一场在傍晚,人流量高峰时。直播间里,他主推一款只要1块9的小份年糕,分量实在,又满足顾客尝鲜的好奇心。
一开始,菜场摊贩都不理解这个新同行为何总是对着手机自言自语。直到两三天后,有人从南郊骑着三轮车来买,附近学校的家长带着刚放学的孩子过来,一些逛菜场的老人听说抖音团购能优惠,拿着手机一步步学习购买、核销。
老乡们以往开店,只埋头经营,熬年头,慢慢积累顾客。吴洋的小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就轻松创造了亮眼的销售成绩。吴洋的父母、老乡经常去直播间学习,感叹“时代变了,还能这么开店”。
现在,吴洋一天可以卖出三锅年糕,经常提前售罄,下午5点前就能结束营业。最多的一天,营业额达到了七八百块钱。
未来,吴洋准备继续去街头探店,还想再开几家年糕店。他说,过去二十多年,湖北随县老乡们靠摆摊开店,走出农村,扎根开封。小店经济有强大韧劲,更有想象力的新故事,将由他来续写。